菲尔普斯曲线(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和弗里德曼-菲尔普斯修正的总供给曲线有何区别)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和弗里德曼-菲尔普斯修正的总供给曲线有何区别
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和弗里德曼-菲尔普斯修正的总供给曲线所表达的不一样。因为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函数)是由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首先提出的。卢卡斯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考察微观经济中的基本单位——企业的行为引申出来的,整个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是通过对所有典型企业的供给曲线加总而得到的,而弗里德曼菲尔普斯修正的总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菲利普斯曲线是如何产生到发展的,又是如何推导出总供给曲线的
菲利普斯曲线是由英国的菲利普斯经过统计得出的,在于说明失业率和宏观调控之间的供给,06年诺奖得主菲尔普斯和大师弗里德曼都曾阐释过这个问题,证明了菲利普斯只是短期的,长期可能是像右上方倾斜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主张菲利普斯曲线在短期也不存在,至于如何推导出总供给曲线就不知道了
菲尔普斯曲线的介绍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根据90多年(1861~1957年)的资料分析,提出了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的理论,即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该理论不仅指出了失业与通货膨胀是可以并存的,而且是能够相互替代的,即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下降;反之,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理论基本上符合当时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因此,“菲尔普斯曲线”被当时的经济学界捧为金科玉律。(因为这个词条完全混淆了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 curve)和菲尔普斯(phelps curve),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看这个词条,请转向“菲利普斯曲线”词条进行更准确的了解。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时的菲利普斯曲线。在长期中,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发生的通货膨胀率时,实际的失业率便等于自然失业率。即在长期中,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变动,实际失业率总是固定于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这一点上的垂直线,表明在长期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并不存在替代关系。菲利浦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统计学家威廉·菲利普斯(A.W.Phillips)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浦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拓展资料:影响菲利普斯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预期的作用和供给冲击的作用;1. 预期的作用。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与菲尔普斯提出,菲利普斯曲线不是决策者可以利用的菜单,因为长期中货币是中性的,并没有实际效应;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应该是经过自然失业率的垂线; 在长期中,人们通过提高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要求更高的工资)来调整到更高的通货膨胀率,而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失业率=自然失业率-α*(实际通货膨胀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对于任何一个既定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那么失业就要下降到低于自然失业率的地步;而长期中,失业率将趋于自然失业率;2.供给冲击的作用。如1974年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上涨,美国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引起物价上升和产量减少,即滞涨;由于通货膨胀上升和失业增加相当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所以决策者面临更不利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移动的原因
按照曼昆《经济学原理》,影响菲利普斯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预期的作用和供给冲击的作用;1.预期的作用:1968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与菲尔普斯提出,菲利普斯曲线不是决策者可以利用的菜单,因为长期中货币是中性的,并没有实际效应;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应该是经过自然失业率的垂线;在长期中,人们通过提高自己的通货膨胀预期(要求更高的工资)来调整到更高的通货膨胀率,而且,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失业率=自然失业率-α*(实际通货膨胀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对于任何一个既定的预期通货膨胀率,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那么失业就要下降到低于自然失业率的地步;而长期中,失业率将趋于自然失业率;2.供给冲击的作用:如1974年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上涨,美国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引起物价上升和产量减少,即滞涨;由于通货膨胀上升和失业增加相当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所以决策者面临更不利的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取舍。拓展资料: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此后,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尤其是萨缪尔森和索洛将原来表示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发展成为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重要观点: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的观点:第一,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这就是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理论。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把货币工资增长率同通货膨胀率联系了起来。第二,失业率和通货膨胀存在着交替的关系,它们是可能并存的,这是对凯恩斯观点的否定。第三,当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u)时通货膨胀率为0。因此可以把自然失业率定义为通货膨胀为0时的失业率。第四,由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交替关系,因此可以运用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也可以运用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这就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原始菲利普斯曲线关注于名义工资,没有考虑通货膨胀预期。首先,工资变化率决定于实际失业率,失业对工资增长具负面影响;其次,通货膨胀率等于工资变化率。即:公式中,代表名义工资变化率,u代表失业率,代表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替代关系。二战前和50、60年代,这种关系在一些国家中相当稳定,并与经验观察高度吻合。
本文相关文章:

欧国联结束了吗(力压卢卡库,哈兰德当选欧国联小组赛最佳射手)
2024年9月11日 18:30

2020欧洲杯意大利主力阵容(欧洲杯官方最佳阵容:C罗无缘,意大利5人,卢卡库引争议)
2024年5月2日 13:30
更多文章:

老外眼中北京奥运会(你知道外国人怎样评价奥运村的生活吗这体现了什么呢)
2025年7月30日 18:30

贝克汉姆年轻照片(46岁足坛传奇贝克汉姆,头发稀少面容苍老,是因为压力大吗)
2024年8月14日 07:00

科比9代拆解(为什么科比9代篮球鞋鞋垫那么厚,而且我害怕穿不上买了一个比平时大的号,但是穿进去,里面空间还是很小)
2024年9月11日 12:00

英雄联盟玩转宝石骑士塔里克辅助全解?NBA球员塔里克·布莱克是哪里的人
2024年2月21日 21:00

俄罗斯火箭发射(俄媒:俄罗斯计划发射四枚“安加拉”运载火箭,将宇航员送上月球)
2024年2月12日 12:00

zoom kobe5(zoom kobe 5 女款和男款有什么区别)
2024年6月24日 17:35

皇马对莱万特首发(凌晨4点!皇马开场闪电暴击,33岁老将弯道超车,贝尔赛季首球)
2025年7月30日 10:10

魔术vs公牛全场录像回放(2003年麦迪在魔术对公牛比赛中狂砍62分的比赛视频)
2025年7月24日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