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意大利恩怨情仇(德意两国的矛盾是怎样形成的)
本文目录
- 德意两国的矛盾是怎样形成的
-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有仇吗
- 德国和奥匈帝国都不好惹,一战中意大利为何敢毁约
- 为什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都背叛了德国
- 二战中的德国与意大利关系如何
- 三心二意的意大利,是如何从德国盟友变成敌人
- 德国人恨意大利吗
德意两国的矛盾是怎样形成的
在***轴心国,德国除与日本貌合神离外,与意大利的矛盾也由来已久,尽管两国在对外扩张方面存在共同点,但利益上的差异仍使两国间不断产生分歧,乃至明争暗斗。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背着意大利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使墨索里尼深感不悦。尤其当墨索里尼于8月26日从英国得悉,德国向伦敦提出要与英国结盟的文本内容后,更是大为恼怒。更有甚者,德国进攻波兰的计划事先也未通知意大利。因此,当德国于9月1日向波兰发动进攻后,墨索里尼当即宣布采取“非交战”立场。这引起了希特勒的不满,他认为,英法之所以敢在9月3日对德国宣战,与意大利的隔岸观火有很大关系。希特勒曾正式要求意大利参战,但意大利以缺少战略物资为由加以拒绝。希特勒对此怀恨在心。9月中旬,他唆使住在上阿迪杰的南蒂罗尔人脱离意大利,归顺德国控制的奥地利,从而使德、意矛盾公开化。
当然,意大利不可能长期保持“非交战”立场。墨索里尼本人就表示:“意大利不能无限期地保持中立。”这是因为意大利称霸地中海和巴尔干的野心,以及德军正在取得的胜利等等,都诱使意大利急于参战分赃。1939年12月7日,墨索里尼亲自主持召开会议,决定意大利将站在德国一边参战。
尽管意大利已表明要与德国“并肩作战”,但两国间的矛盾并未因此而消除,意大利的反德势力还很强大。以总参谋长巴多里奥为首的多数高级将领,一直对德国持仇视态度。他们不愿与德国为伍,更不甘心受其约束。因此,直到墨索里尼下令制订作战计划时,巴多里奥还说:“由于他们(德国人)摆老资格和傲慢成性,我们绝不能同他们采取统一行动。”
正是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巴多里奥征得墨索里尼同意后,于1940年4月6日,制订出一个被称为“平行战争”的作战计划。该计划以意大利的扩张需要为基础,以夺取非洲和巴尔干为目标,为此,意大利不想与德军联合作战,而企图单独行动。事实上,意大利参战后,正是按照“平行战争”的设想,对非洲和希腊发动了进攻。这一战略上的分歧当然引起德国的不满。但是,意大利军队不堪一击,在非洲和希腊战场连遭失败,只得恳求德军救援。从此,德、意两国从伙伴关系逐步变为主仆关系。
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有仇吗
在罗马时期 罗马曾经和日耳曼人打仗,在中世纪时期意大利地区不是统一的,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还占有意大利地区的一部分土地。但是呢,欧洲人比较讲究利益这个东西,他们没有永久的敌人,当年两次的大战,每个国家都没有做绝,德国人做的也就是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和本来就被当时欧洲社会排挤的苏联人,但是中国和日本这个关系就不一样了,这是民族仇恨。
德国和奥匈帝国都不好惹,一战中意大利为何敢毁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战争席卷全球。由于双方实力相当,因此打的难解难分,战争日趋白热化,但就在双方决战的关键时刻,同盟国核心成员之一的意大利却突然叛变,公然投靠了协约国,成为可耻的叛徒。众所周知,德国和奥匈帝国都不好惹,那么意大利为何敢毁约?
第一,意大利虽然和德国、奥匈帝国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但该条约属于防御性条约。条约规定三国如果有一国遭到其他国家的攻击,其他两国就有参战的义务。不过一战的起因是奥匈帝国入侵塞尔维亚,而非奥匈帝国遭到他国入侵。德国同样是主动向协约国宣战,德国和奥匈帝国的行为不在三国同盟保证范围之内。此外,条约中还规定如果德奥遭到英国攻击,意大利不负有援助的义务;奥匈帝国遭到俄国攻击,意大利将保持善意的中立。所以严格来讲,意大利并没有毁约,意大利有权力不履行三国条约。不过既然三国说好一起干,意大利中途退出没什么,公然投敌叛变就有点不地道了。
第二,意大利是在协约国的利诱下叛变的,有英法俄撑腰,意大利所以才敢叛变。英法给了意大利巨大的援助,大大加强了意大利的军事力量。《亮剑》中李云龙的意大利炮就是一战时期法国援助给意大利的。此外,意大利和德国中间隔着法国和瑞士,唯一的威胁来自奥匈帝国,不过两国边境线很短,而且地形复杂,奥匈帝国本就自顾不暇,所以意大利根本不怕奥匈帝国的报复。
第三,意大利虽然加入了同盟国,但并不是真心的。一战爆发后,意大利认为自己获利太少,尤其是奥匈帝国本就占着意大利的不少土地。所以,意大利想趁机要挟奥匈帝国,虽然奥匈帝国虽然做出让步,但仍然无法满足意大利人的胃口,所以意大利恼羞成怒。而此时,协约国开出诱人价码,英法答应战后把阜姆和达尔马西亚交给意大利,还承认了意大利在利比亚的殖民权力,意大利对英法的条件非常满意,所以很快就加入了协约国。意大利的举动充分反映了意大利墙头草的本性。事实上,虽然意大利加入了协约国,但推迟了好几个月才对同盟国宣战,协约国失利的时候意大利还和奥匈帝国私下停战,意大利的两面派特性在一战中暴露无疑。
为什么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都背叛了德国
因为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都发现越到后来,德国的胜算越来越小。
两次世界大战都和德国有关,尤其是第2次世界大战,德国战斗力让天下为之侧目,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其实是有盟友的,第1次世界大战,德国最开始的盟友是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这三个国家的盟约其实是非常的脆弱的,首先意大利的很多内部工业是受到限制的,因为资源不够,导致很多东西需要进口于英国,而英国正是卡死了意大利的命脉,导致意大利在一战的时候表现的很迷茫,后来在局势不太妙的时候,选择了反水。
二战的时候意大利是墨索里尼党抬头,但是第2次世界大战轴心国核心还是德国,意大利等于是小弟一样的角色,况且意大利虽然装备不错,但是士兵的战斗力在那个时候其实是偏低的,再加上墨索里尼对希特勒的一些看法,认为希特勒是自己的小弟,根本不听希特勒的战术,导致意大利在二战时期并起到正面作用的时间很少。
后来墨索里尼被俘虏了,再加上外部的经济压力和内部的矛盾,导致意大利的人民对于墨索里尼极其痛恨,墨索里尼被杀之后,德国就失去了这个盟友。
意大利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斗力都疲软,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最开始都是站在德国的后面,但是最后也都背叛了德国,每一次意大利都能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战后会议,但是不管是第1次世界大战的战后会议,还是第2次世界大战的战后会议,意大利都没有得到太多的利益,不过对于德国来说,意大利的背叛是非常致命的,尤其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希特勒知道墨索里尼被俘虏之后,甚至拍手下去救援,但墨索里尼还是死了。
二战中的德国与意大利关系如何
盟友关系。
希特勒看上意大利做盟友是因为国际政治是国家利益的舞台,是利益的驱使。德意同盟完全是一种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结合(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并不是大家所认为的意大利实力差求着希特勒做盟友(起码在德意签订钢铁条约是,德意两国表面实力相差不大),也不是两者意识形态上是相似。
德意日同盟:
意大利不仅侵占了阿比西尼亚,而且还和德国一起干涉西班牙内战,两个思想上的“疯子”因为相似的方法,都是***军国主义思想,他们的贪婪和野心,自然就一拍即合结成了“柏林—罗马”侵略轴心。
当时的日本正面对资源匮乏的窘境,虽然他们从明治维新后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日本高层认为还是得通过战争来满足自己国内的自然资源需求。他们便向全国推行军国主义思想,各种掠夺和扩张的言论在日本占了主导第二,日本称霸亚洲的野心来时显露。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一致认为,德意与英法美争夺的重点在欧洲极其侧翼——非洲地区,出于战略上的考虑,它们需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一个同伙,能使得英法美陷入两面受敌的状态,而日本对于德意而言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就这样,德意日顺理成章的勾结在了一起,建立起了“柏林—罗马—东京”侵略轴心,二战全面开始。
三心二意的意大利,是如何从德国盟友变成敌人
这是因为意大利是一个非常注重自己利益而不顾自己盟友利益的国家,所以这最后导致了德国非常的气愤,才会转而成为了意大利的敌人。因为一旦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建立同盟关系的话,将会使得自己国家的利益得不到一个有效的保障。甚至有可能意大利这样的国家为了追求利益,会调转枪头攻打自己的盟友。
欧洲的局势从历史上来看一直非常的混乱。其中有很多强大的国家,后来因为利益原因才会结盟,这么做是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然而意大利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经常与其他国家建立盟友关系。然而意大利这个盟友却非常的不靠谱,经常的临阵倒戈。有的时候是因为对方许诺了意大利非常丰厚的利益。所以意大利才会选择调转枪头攻打自己的盟友。
德国其实一直没有吸取这样的教训,当然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是第1个***国家,所以当时希特勒才会选择和意大利建立同盟关系,因为只要建立同盟关系的话,将会使得德国的实力变得更加的强大。然而意大利却并不是一个非常靠谱的合作伙伴,其实不光是在第2次世界大战中,在第1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也非常的不靠谱,并且当时和一些国家还签订了三国同盟的条约。
所以像这样不靠谱的盟友,德国在后来对其他国家的作战中也深受其害,因为意大利是一个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国家,不管这个国家对意大利有多少的恩惠,一旦意大利有了更大的利益追求,将会毫不犹豫的将这个国家抛弃。
德国人恨意大利吗
恨。
有句话叫“上帝创造意大利就是为了坑德国的”。一战德国被意大利坑,二战德国被意大利坑,就连踢足球还是被意大利坑,意大利简直是坑德国专业户。不禁有人要问,为何德国一战被意大利坑了,二战还不长记性?
其实这也不能怪德国,一战时德国被意大利坑,是因为第一次和意大利合作,德国没有想到意大利会那么坑,连非洲黑叔叔都打不过。更没有想到,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一直在观望,压根就没拿三国同盟条约当回事。
当时形式:
二战时,德国虽然知道意大利靠不住,但还是选择了意大利,因为当时没办法。30年代,欧洲局势风云变幻,在严重的经济危机冲击下,除苏联外,主要****国家都损失惨重,经济一落千丈,国民生活直线下降,失业潮和破产潮席卷各地,各国都焦头烂额。
为摆脱困境,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补救,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英国通过清算渡过了难关,法国采取下放权力缓解了矛盾,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各种办法。不过意大利、日本两国因为底子比较薄,实力比较差,没法解决矛盾,因此走上了***道路。
德国虽然实力不错,但由于缺乏殖民地,又遭到英法的压迫,所以也同样走上了***道路。三国都希望通过扩张摆脱困境,因此走到了一起。
更多文章:

lfl美式内衣橄榄球(橄榄球世界杯和美国的nfl又有什么区别)
2024年10月21日 00:45

hey judy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求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点燃圣火时的那首歌,类似于进行曲,挺激昂的~)
2025年9月18日 20:09

西班牙对阿根廷比分预测(阿根廷会和西班牙相遇么预计谁能取胜呢)
2025年9月27日 02:05

奥利弗的英文是什么?《雾都孤儿》读后感 应该赞美奥利弗的什么
2024年10月7日 04:20

亚足联裁球迷歧视(忍无可忍!国足被亚洲足联点名批评:不想踢就退赛,不要滥竽充数)
2024年7月23日 17:15

马库斯莫里斯纹身(莫里斯反悔有隐情,马刺火速签下8.5+4猛将,还省了900万)
2025年3月7日 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