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隆大教堂简介(科隆旅游景点介绍)
本文目录
科隆旅游景点介绍
科隆旅游景点介绍
德国科隆是一个旅游胜地。德国科隆旅游景点有很多,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科隆旅游景点介绍,仅供参考。
法里纳香水博物馆Duftmuseum
博物馆分为3层,介绍了300年的香水文化发展。如果您愿意,可以在导游的带领下去嗅一嗅制作香水的昂贵原料。这间座落在科隆大教堂附近的香水博物管搜集关与Marina家族对香水的贡献与历史,外墙上有年分标志介绍古龙水的辉煌历史。游客可在此认识香水的制造过程与种类,当然也有贩卖各式相关产品,是来此地不能错过的最佳伴手礼与纪念品景点。
古龙水(也译为科隆香水,法语:Eau de Cologne ,意思为"科隆之水〃)是一种含有2-3%含量的清淡香水。科隆香水价格很公道,一般的`一瓶在几欧元,不像法国香水动辄几十欧元。如果你有机会去科隆,最好的纪念品就是"科隆之水〃。
开放时间:星期一至星期六:10:00-19:00 星期日:11:00-16:00
科隆大教堂
还有什么能比科隆大教堂更能代表科隆?许多人是因为一睹科隆大教堂的风采才来到科隆的。"如果你没到过科隆等于没到过德国”说的也是大教堂。它是一个话题,一个坐标,一段历史,也是你的下一个目的地。 因为它的巍峨,因为它的崇高,因为它那音乐般的线条,因为它的视觉形象对你刻骨铭心的震撼。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市中心,莱茵河畔,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
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科隆大教堂由16万吨石头堆积而成的,如同石笋般林立。从奠基之始直到形成今曰之规模,其中所蕴涵的德意志民族的精神是其他建筑所无法比拟的。科隆大教堂和它的157米的两个尖顶已经成为科隆这个城市最著名的标志,而且也是众所周知的德国建筑的纪念碑。登上钟楼可以眺望科隆市貌和风光。每到夜晚,装在四周建筑物上的聚光灯向教堂射出光柱,为它罩上一层淡蓝色荧光。站在莱茵河对岸欣赏河水中教堂的倒影,更是神秘莫测。
门票:1.登塔:
1) .成年人:3欧
2) .家庭票:6欧
3) .优惠票:1.5欧 2.教堂珍宝馆参观
1) .成年人:5欧
2) .家庭票:10欧
3) .优惠票:2.5欧
开放时间:11月至4月:6:00-19:30,3 月至 10 月:6:00-21:00
巧克力博物馆
对所有爱好美食的人们来说,参观这座拥有2000件展品的巧克力博物馆无疑是一次真切的非凡体验。它将带您畅游3000年的巧克力文化历史。博物馆顶层是整座博物馆的亮点之一:巧克力生产车间。在两层展区中,向参观者展示块状巧克力、松露巧克力和空心巧克力是如何制成的。
门厅处有一个3米高的巧克力喷泉,热巧克力从中源源不断地涌出,每位参观者都可以拿华夫饼干浸在里面,品尝这棕色的美味。在这座博物馆里,人们可以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领略和体味展览主题。在购买入场券时,每人都能得到一块巧克力。
踏进博物馆内,就能闻到扑鼻而来的香味。博物馆的名气主要是因为馆内展览极富体验性。如果有人想要品尝从阿茨特肯(Azteken)的美味到现代工业产品美食的话,来这个博物馆就对了。在内设的自助餐厅内您能观赏到莱茵河的景色,其外观像一艘船,非常别致。
菜茵河小镇
不论是坐船还是莱茵河畔的火车,你都可以选择在中途一个美丽的地方下车,静静地游览过后,踏上另一班游轮或者火车,继续你的旅途。德 国古老的小镇不少用木板条建的屋就是德国特色的传统建筑。漫步在宁静的莱茵河小镇的小石板路上,看不到现代的痕迹,仿如回到了过去的年代。
;什么是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风格的起源、特点及代表建筑简介
近年来,哥特式建筑风格逐渐在中国流行开来,不管是在服饰、装饰装修等等领域都有大量的哥特式风格元素。
哥特(Gothic),是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5-15世纪)的艺术风格。这个词原指公元3-5世纪侵略义大利并瓦解罗马帝国的德国哥特族人。15世纪,义大利人掀起了灿烂的文艺复兴运动,振兴古罗马文化。或许是由于义大利人对于哥特族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情仇始终难以释怀,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一种艺术风格称为「哥特」,意为「野蛮」。尽管「哥特」这个词多少有些负面的意味,但事实上,为数众多的哥特风格作品其艺术价值是很高的。
一、哥特式建筑风格起源
哥特式建筑,又叫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晚期的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12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圣丹尼斯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为以后非常多教堂所效法。哥特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末期盛行于欧洲,持续至十六世纪,哥特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哥特式建筑风格特点
1、哥特式建筑风格外形特点:门窗向上突出,高耸云天的细长尖塔、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这是哥特式建筑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其描绘的具体手法有:尖形拱门、尖塔高耸、、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大窗户及花窗玻璃等,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其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
尖肋拱顶:从罗曼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普遍改为尖肋拱顶,是哥特式建筑最大的特点。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可以建得又大又高且有「向上」的视觉暗示。上图左为英国西敏寺,末期哥特式建筑,略显累赘的肋架券,加重了更多装饰元素。
飞扶壁:用来分担主墙压力的辅助设施,哥特式建筑把原本实心的、被屋顶遮盖起来的扶壁,都露在外面。由于对教堂的高度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扶壁的作用和外观也被大大增强了。飞扶壁上通常有繁复的装饰雕刻,轻盈美观,高耸峭拔。上图左为义大利米兰大教堂令人惊叹的飞扶壁雕刻;右图为法国亚眠大教堂手绘图,双层飞扶壁巧妙地解决受力问题。
十字平面:同样继承自罗曼式建筑,但内部扩大了祭坛的面积。上图左为德国科隆大教堂,又在十字平面基础上设计成独特的五进建筑,它被以为完美地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右图为法国沙特尔大教堂平面图。
门: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好像有着非常强烈的吸纳力。
花窗玻璃: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也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感觉。上图为法国圣礼拜堂,室内完全由玻璃和框架组成。
图: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玫瑰窗
束柱:哥特式建筑的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而是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出空间的高耸峻峭。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个建筑看上去线条简洁、外观巨集伟,而内部又十分开阔明亮。
在漫长黑暗的中世纪末期,人们已迫不及待地需要摆脱教皇的控制。象征神权的哥特式建筑逐渐被摈弃,取而代之以恢弘简洁、效仿古罗马风格的文艺复兴建筑和自由奢华的巴洛克建筑。但哥特式大教堂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20世纪还掀起过哥特复兴运动,影响了一大批教会与大学建筑。上图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主楼的开放式回廊,尖肋拱顶与束柱都赫然在目。
2、哥特式建筑风格室内装修特点:哥特式建筑风格内部装修重在装饰效果,其突出效果便是豪华大气,木质门框,经典壁画,白色的室内装修,淡雅的皮质沙发,柔软的羊毛地毯,客厅与餐厅完美融合,既节省了空间,也极具时尚气息。
三、哥特式建筑风格代表建筑
1、德国科隆大教堂。素有欧洲最高尖塔之称的科隆大教堂是最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它始建于1248年左右,高157.38米,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86米,建筑约6000平方米。整个建筑全部由磨光的石块砌成,造型古朴豪迈。
2、法国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早期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同时也著有建筑艺术上高超的水平。始建于1163年,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
3、法国亚眠主教堂。这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盛期的代表作,也是哥特式建筑成熟的标志。与兰斯主教堂、沙特尔主教堂、博韦主教堂一起被称为法国四大哥特式教堂。
4、义大利米兰大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规模巨集大,排名为世界第二位。
5、英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堂。中心尖塔高约123米,是英国教堂中最高的。
附:哥特包含的三重含义
第一,在建筑上的哥特式建筑如大教堂(cathedral),其最大的特色就是高大的梁柱和尖拱形的天花板与结构;
第二,在文学上哥特是用以形容那些以黑暗寂寞地点(如荒废城堡)为背景的奇异、神秘之冒险故事;
第三,哥特也代表一种字型相当华丽的印刷或书写风格。
科隆大教堂英文
科隆大教堂英文是Cologne Cathedral。
双语例句
1、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位于德国科隆市中心的莱茵河畔。
Cologne Cathedral is the world’s most perfect Gothic-style church, located in downtown Cologne, Germany, the Rhine River.
2、向天堂攀升&科隆大教堂内部空间探析
Rise up to Heaven& Interior Space of Cologne Cathedral dict.cnki.net.
3、科隆大教堂在2007年被装上了一个新设计的彩色玻璃窗,用以替换在二战中被毁坏的那个。
Cologne Cathedral received a newly-designed stained glass window in2007, replacing one that had been destroyed in World War II.
4、一个怪兽状滴水嘴的半人脸,那些工头或者大师的作品,都会让观者想起那些建造坎特伯雷,温彻斯特,科隆或韦伯大教堂的那些千万劳苦大众的在天之灵。
a gargoyle’s half-human face, of foreman or master of works, are all that remind observers of the crowds of labouring souls who raised Canterbury or Winchester, Beauvais or Cologne.
科隆大教堂简介
科隆大教堂,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
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的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世界第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仍修缮工程不断。
科隆大教堂的介绍
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
科隆教堂科隆大教堂为什么没被轰炸
1、世界第三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简介2、二战期间德国科隆大教堂为什么没被炸毁?3、科隆大教堂位于哪个国家4、科隆大教堂5、科隆大教堂介绍?
科隆大教堂(KlnerDom,全名HoheDomkircheSt.PeterundMaria,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
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
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市中心,始建于1248年,几经波折1880年最后完成。大教堂是欧洲**教**的象征,是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
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科隆大教堂内有很多珍藏品。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象征和欧洲文化传统见证的科隆大教堂最终得以保存。
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它以法国兰斯主教堂和亚眠主教堂为范本,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考古发掘表明,在今天科隆大教堂高高耸立的地方,曾存在过一座罗马的神殿,围绕它的是富裕商人的豪宅。第一座**教堂建于公元320年,当时的洗礼盆在今天的大教堂内还可以看到。
1996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上,根据文化遗产标准C(I(II(IV,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德国科隆(Cologne市如今,是莱茵区最大的国际商业中心,经常举行各类国际博览会。阳光明媚的日子,来到这座位于莱茵河中游的历史古城,可感受到浓烈的宗教气氛。
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它以轻盈、雅致着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它除了有重要的建筑和艺术价值外,还在于它是欧洲**教**的象征。
传说舒曼进入这个大教堂即震摄于其气势,而萌发了写作“莱茵交响曲”的意念。它本身既是一个传奇,也是艺术史上非常出众的题材;爬上509级的阶梯登上教堂的钟塔,在那里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吊钟,并饱览莱茵河的水色与科隆瑰丽的市容。
同时,自教堂完工后,科隆市政府即规定:城内所有建筑不得高过教堂,造成科隆许多大楼地上的建筑只有七、八层,地下却有四、五层之多的特殊现象。从建筑规模和装饰艺术质量来看,科隆大教堂均胜过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筑,因而使它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教堂之一。
塔高:157.3米(相当于现代建筑的45层楼高〔若以3.5米为1层楼来计算〕,在1880年代乃是全世界最高之建筑物,目前名列世界第3高之教堂大厅高度:42米,纵长:144.58米,横宽:86.25米,面积:7914平方米,地基:罗马式十字架型,形式:哥德式教堂
【结束语】科隆大教堂至今仍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专家学者们至今也没有找到当时建筑的计算公式,所以那些精美一的建筑构件仍是个迷。更添加了它的神秘感。登上高层,俯视市区,科隆市的美景一览无余。它巍峨宏伟壮观令所有人都叹为观止。
原因:1942年,英美联合空军轰炸德国。科隆位居莱茵河要津,其下游腹地是化工业的集中区,成为挨炸最惨重的城市之一。战争结束时,科隆老城被毁百分之九十。由于德国天主教透过罗马教廷提出要求,这座古教堂才免遭轰炸。科隆大教堂虽然没有被毁掉,但也中了盟军十多枚**。
战争结束后,康拉德·阿登纳总理对于家乡科隆情有独钟,主持重修了科隆大教堂,使其焕然一新。科隆人对于两位“康拉德”——1248年的主教和1948年的总理的贡献推崇备至,而后者除了使科隆大教堂重现辉煌之外,还一手缔造了今日的新德国。
扩展资料
当年,科隆大教堂半建半停时,就是许多流浪汉寄宿的地方。建成后,教堂让流浪汉们寄宿在地下甬道里,虽然这里阴暗无比,条件很差,但流浪汉们却已非常满足了,因为这里是唯一肯收留他们的地方。这些流浪汉中不少是残疾人。
二战后期,盟军决定轰炸德国西线最后的据点科隆,此消息一出,许多科隆人纷纷外逃,科隆大教堂也一下子变得空空如也。
所有的人都清楚,盟军肯定要炸掉大教堂的,因为它是科隆的最高建筑,炸掉它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时,寄宿在大教堂里的流浪汉中,有一位老者站了出来。他说,过去大教堂给了我们无限庇护,今天,虽然我们无力保护它不被炸毁,但我们能做的是将大教堂里的玻璃壁画全拆下来,留给我们的后人。
这位老者的提议得到所有流浪汉的支持。在他的带领下,流浪汉们开始拆卸玻璃壁画。这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一万多块壁画,既要快速拆下又要保证不损坏。
由于大教堂里的梯子都被锁了起来,流浪汉们只得到外面去借梯子甚至是偷。
在梯子的帮助下,体格健全的人负责拆壁画,其他肢体有残缺的人则负责将拆下来的壁画偷偷运到地下甬道里藏好。
流浪汉们不分昼夜地奋战,就在快要拆到最高层时,盟军的轰炸机呼啸而至了,巨大的轰鸣响声表明他们马上就要轰炸了,对于这群流浪汉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迅速撤离。
然而,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没有一个人逃离,他们仍按部就班地拆卸着壁画。最高层的一圈壁画需要从外面拆,好几个流浪汉仅在一根绳子的拉扯下,全身悬在塔的外面,把自己当成了“蜘蛛人”!而轰炸的飞机就近在咫尺!他们随时都可能丧命。
没有害怕,没有退缩,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盟军轰击机上的军人。突然,领头的轰击机改变了方向,上了膛的炮弹并没有朝大教堂的主体发射,而只是象征性地朝它的周围射了过去,接着便呼啸而过,随后的几架轰炸机也跟着做出了类似的动作,“敷衍了事”地飞走了。
此后几天,整个科隆几乎被盟军的炮火夷为平地,唯有科隆大教堂依然耸立在原地。很多人认为,那是上帝在发挥作用,冥冥中庇护了科隆大教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
科隆大教堂(K_lnerDom,全名HoheDomkircheSt.PeterundMaria,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的乌尔姆敏斯特大教堂,世界第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
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仍修缮工程不断。
科隆大教堂历史背景:
795年被定为威斯特**大主教驻地后,科隆宗教地位日趋加强。因以大教堂为主一系列教堂建筑的兴建。15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承认科隆为自由城市,该城获得城市自由权。15世纪后随着汉萨同盟的衰退,科隆在德意志中的经济地位逐步下降。德国早期深受罗马文化影响,教堂建筑是典型罗马风格。
大教堂的兴建是天主教和中世纪文化在欧洲勃兴的象征。1238年,法国国王从拜占庭皇帝手中购得耶稣受难时戴的荆冠,于是巴黎成为科隆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为保住圣地的地位,来供奉这份遗骸,建筑风格选取当时新兴的哥特式。科隆主教选定在8月15日圣母**节动工建堂,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在当时德国这最大城市建世界第一大教堂为他们的共同愿望。
科隆大教堂,是哥特式建筑,位于德国科隆火车站广场一侧,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国际上少见的如此规模的教堂。教堂从始建到完全建成,经历了大概600年,可以说,教堂的建成,是通过不是无数人的努力,而是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教堂总高超过150米,教堂主厅的高度在50米上下,气势宏伟。如果到德国在时间上比较充裕,那就到科隆大教堂去转悠转悠。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非常鲜明,高高的个体,尖尖的屋顶,是当时的时髦建筑外形。
我从德国法兰克福乘坐当时德国的快速列车抵达科隆,到科隆时,时间已经很晚,大约是晚上8点前后,火车站已经有很少人走动,再加上我们几人到科隆也是临时动议,接待对接工作出现了纰漏,所以到达科隆火车站时,并没有看到接站人员。我们在火车站转悠时看到车站广场一侧有黑压压的一幅规模高大的教堂,询问他人后才知道,这就是科隆大教堂。无奈之时,我们只能叫一辆的士,上车就直奔预订的酒店。的士是一位近75岁的老人,性格外向,说是要去的酒店他熟门熟路,所以我们就放心随他一起到酒店。
老司机就是老司机,他不用什么导航工具,在科隆市内左转西弯,最后出了科隆市区。开始我们不解他怎么把我们拉到了郊外,并且还在继续往外走。他解说我们订的酒店是乡村酒店,非常有情调。他说个不停,讲了他的身世,也讲了他当时的生活情况。他是单身,不过来自德国的许多留学生都寄宿在他那里,其中还有中国人,所以听说我们来自中国,还觉得特别亲切。车子大概行驶了近1小时,终于到了一幢周边几乎没有什么建筑的高楼,这就是我们晚上要住宿的酒店。那位老司机在路上给我们特别了介绍的大教堂的历史概况,我们觉得第二天进入科隆市区,应当进去看看。因为教堂是最能反映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标志物,于是我们决定明天挤出点时间去教堂。
第二天,我们按计划到了科隆火车站广场,发现大教堂远比巴黎圣母院的规模大得多得多,可以说,就占地面积测算,也是巴黎圣母院的几倍。走进教堂主厅,室内非常安静,之所以安静,并非因没人说话,而是因为空间太大,以至于你的说话声音像被磁性的物质吸走了。主厅内左右两侧为座椅,中间有一条宽阔的通道,在靠近两侧墙附近,有“顶天立地”的白色大理石柱子,光洁如新,主厅的顶部由彩色玻璃包裹,所以,整个主厅并非明亮通透,而是有点灰暗的低调。我们正好遇上了一个旅行团,随他们坐下来听着介绍。从介绍中,我们知道这座大教堂从始建到结束,经历了600年。我们想想,600年是多少代人?假设25年为一代人,那么600年就是24代人。我们再想想,普通家庭通常只记住上下五代人,同辈,父母辈、祖辈、子女辈、孙辈,如果超出这5代人,大部分人已不记得了。所以,600年,24代人坚守初衷,一直为这座大教堂“添砖加瓦”,那种传承,那种信念,那种坚韧,确实值得学习。
据介绍,教堂的每个大理石门檐上方,都埋着已故的类似于中国庙方丈的遗骸,为什么这样做,是想让他见到进入教堂的每个人,以此给教堂带来荣耀。这个介绍,真的让我很惊讶,因为在此以前从未听说过有类似的做法。这种做法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这是传承的记忆、记忆的传承,也就说,让后人知道“前人植树后人纳凉”这个基本道理。可能在西方文化中,更加重视这种文化的传承,所以才出现一座教堂有600年的建造史。这种传承精神,在我看来值得学习,要不然,今天一个令,明天一句话,老变就没有了方向,最后形成的就不是既定想要的。不忘初衷,就是这个道理。
非常遗憾,教堂太大,普通相机没法能取得一张照片,室内又禁拍,所以科隆大教堂的模样只留在我的脑海里了。
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位于德国科隆市中心的莱茵河畔。厅高42米,顶柱高109米,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这两座157.38米的尖塔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苍穹。
科隆的基本简介
科隆横跨莱茵河两岸,人口100.7万(2009年),面积405平方公里,是德国第四大城市。
一译“科伦”。公元前38年建为古罗马要塞。曾是汉萨同盟主要成员。因位居欧洲东西和南北交通要冲,中世纪时经济已颇发达。十九世纪中叶后,随鲁尔煤田开发和铁路修筑,发展更迅速。巨大水陆交通枢纽,重要的河港。科隆-波恩航空站位于东南郊,市内有通往布鲁塞尔、波恩等地的直升飞机场。工业有军工、冶金、机械、化学、制药、炼油、纺织、食品等部门。全国重要褐煤产地之一,建有大火电站。全国金融中心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遭严重破坏。多古迹,如著名科隆大教堂(圆顶上的两塔尖高达161米)、罗马时代地下广场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此创办《新莱茵报》。
科隆还是一个以罗马式教堂和哥特式大教堂闻名于世的城市。屹立在莱茵河边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1米,它有两座哥特式尖塔,北塔高157.38米,南塔高157.31米。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塔教堂,它已成为科隆市的象征和游客们向往的名胜之地。站在高高的塔顶极目远望,莱茵河犹如一条白色的锻带从旁飘过。
科隆大教堂的正式名字叫圣·彼德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直到1880年才最后竣工。科隆大教堂包括五个殿堂和一个饶圣坛而建的带有三个偏堂的回廊。圣坛还保持着初建时的模样,这个圣坛是中世纪德国教堂中最大的圣坛,圣坛上的十字架也是欧洲大型雕塑中最古老、最著名的珍品。圣坛的两则还排列着有104个座位的坐椅。在科隆,这座巨石建筑物不仅是人们参观游览的必去之地,同时它也是人们歇息、游玩的地方。教堂内静谧、幽暗的气氛同教堂外五彩缤纷、人声鼎沸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堂前的广场还是人们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的场所,每年的5-9月,每逢周末人们都要在此举行民俗庆典活动,场面十分热闹。 是科隆的又一个盛世。公元795年,查理大帝定科隆为大主教驻地。此后,城池经几度扩建,到12世纪时,今日科隆内城的规模就已经奠定。半圆形的城垣总长6公里,开有12座城门,现存3座,从中仍可窥见中古科隆城的雄伟气势。那时科隆有居民4万人,是德意志首屈一指的大城,人口甚至超过当时的巴黎和伦敦。科隆的兴盛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它地处南北水路和东西大道的要冲,又是朝圣要道。舟楫车马都从这里经过,八方货物也在这里集散。科隆当时还有一个特权,即:所有途经科隆的货物,都必须首先在该市展销3天,才能继续转运。这对于科隆的商业,无疑是一大促进。随着经济势力的增强,科隆的富商和手工业行会夺回了城市管理权,大主教逃往波恩,不再是科隆的统治者。科隆成为帝国自由市和汉萨同盟的重要城邦。
铁与蒸汽机的时代为科隆带来了第三个兴盛时期。1815年,科隆被并入普鲁士。1839年,铁路修到科隆,与河运联成一气。随着鲁尔煤田的开发和铁路的延伸,科隆一跃而成近代的工商业都市。1876年,发明家奥托在科隆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轰动了各国工业界。从1917年到1933年,阿登纳担任科隆市长。在他的推动下,科隆建起了内外环绿化带和博鉴会场设施,城市面貌大为改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隆遭到猛烈轰炸,全城几乎被夷为平地。战后,科隆在废墟上重建,这座历尽沧桑的莱茵古城,如同灰烬中飞出的金凤凰,又成为一个兴旺发达的现代化大城市。
科隆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城市,它建城于罗马时代,当时的名字为“克劳蒂亚·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这个名字来自于罗马皇后小阿格里皮娜,她是在莱茵河畔诞生的。公元50年当时的居民点被提升为城市,成为罗马帝国下日尔曼尼亚省的省会。公元80年通过建造艾费尔沟渠科隆获得了罗马最早的沟渠之一。今天科隆的名字是从罗马名字中的Colonia简化过来的。从313年开始可以证明当地有一位主教。
进入中世纪后科隆保持了它的重要地位。455年弗朗克人攻占科隆。至6世纪科隆是一个独立的法兰克王国的首都。后来它被并入克洛维一世的法兰克帝国,但是在当地保持了很大的自主权。市内长时间有罗马人与法兰克人同居。从6世纪到8世纪市内不同民族的人融合同化。法兰克人接受了罗马人的文化比如建筑和玻璃制造业。墨洛温王朝末期科隆是德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最晚从加洛林王朝开始科隆的主教和大主教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萨克森王朝统治时期科隆对神圣罗马帝国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和解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有一段时间奥托二世的皇后提奥法努在科隆出任帝国执政,她本人是希腊人。10世纪里在科隆有多个修道院成立,市内建筑了许多新的教堂。此后科隆在一系列很有作为的大主教的领导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思想中心。1164年大主教莱纳尔德·冯·达瑟尔将东方三博士的遗骨从米兰移到科隆,使得科隆成为一个重要得朝圣地。在中世纪中期科隆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科隆的城墙多次扩展。1225年建成的城墙有16个城门,比当时同时由腓力二世建造的巴黎城墙还要大。从12世纪开始科隆与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市一起被并称为圣城,它当时的正式拉丁语名称为Sancta Colonia Dei Gratia Romanae Ecclesiae Fidelis Filia(上帝授予的神圣的科隆,罗马教廷忠实的女儿)。当时市民决定建造一座绝无仅有的大教堂来存放圣迹。1248年科隆大教堂奠基。
1259年科隆获得了物品待售权。科隆市民对所有在莱茵河上运输的货物享受首购权利。这为科隆带来了巨大的财富。1288年科隆大主教与市内的市民贵族之间的斗争以市民获胜暂时告终。大主教的军队在战场上被战败,科隆不再属于大主教的领地,大主教被迫迁往波恩,只有在举办神事时才有权入市。科隆成为汉萨同盟的成员城市。不过科隆一直到1475年才正式成为自由城市。
1582年科隆大主教盖布哈尔德·冯·瓦尔德堡退出罗马天主教并与一个新教修女结婚后被教皇额我略十三世革除教籍。恩斯特·冯·巴伐利亚被设立为科隆大主教。此举防止了在七选帝侯中新教贵族成为多数。这个事件导致了从1583年至1588年的科隆战争。道依茨、波恩和诺伊斯被毁。
在三十年战争中科隆没有遭到破坏,科隆市民花钱来避免军队**或者占领。通过制造和出卖武器科隆还依靠战争大赚了一场。
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军队于1794年入驻科隆。“圣城科隆”的历史便结束了。整个莱茵河左岸地区完全被并入法国,法军进入城市时许多科隆市民将他们当作***欢迎他们。至此为止被歧视的犹太人和新**获得了平等的权利。虽然法国统治时期当地的税务非常高,但是科隆人还是非常忠实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曾于1804年访问科隆。1815年科隆和莱茵兰被划分给普鲁士。通过当地银行家的努力科隆成为普鲁士继柏林后最重要的城市。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科隆创办《新莱茵报》,1849年2月7日和8日,科伦陪审法庭分别以“侮辱当局”和“煽动叛乱”的罪名两次传讯并审判马克思、恩格斯等人。1849年5月,马克思被普鲁士当局驱逐出境,前往巴黎。
1880年在普鲁士国王的帮助下大教堂终于正式建成(整个建造时间为632年)。实际上科隆大教堂太大了,它不断地需要维护,因此它也被称为“永久工地”。19世纪末科隆的要塞扩展,老的城墙被拆除,城市得到扩展,此外也开始合并周边的村镇。今天中世纪的城墙只有少数地方被保留作为纪念。
1945年的科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隆受到英国和美国地毯式轰炸,市内90%的建筑被毁,市民数目从80万降低到40万。从1945年1月至3月在科隆1800名德国和外国的反抗组织人士被纳粹屠杀(战末罪行)。
1945年4月4日美国第82空降师的波格下士在德国科隆街头正在看一个警告标语;后方的豹式战车由于剧烈烧毁的关系,所有的扭力棒均已失去效用。直到1959年科隆的居民数才恢复到战前的水平。通过合并周边村镇科隆的人口于1975年超过了一百万,但是1976年又降低于这个数目了。 花露水在法语中就是“科隆之水”的意思。拿破仑时代,驻科隆的法国兵回故乡时,据说就是拿“科隆之水”送给妻子和恋人的。参观完大教堂后来到广场上,朝四面一望就能看到挂着4711招牌的商店。4711表示的是第一家出售花露水的店铺。原店铺在战争中被烧毁,现见到的是后来重建的。
在科隆想感受购物的乐趣,则必去“步行者天堂”的霍耶街(Hohe Straße)。那里禁止车辆通行,因而您可以尽情地逛街。出了大教堂笔直向左走就是了。百货商店、科隆香水专卖店、礼品商店、餐馆等排满街道两侧,非常热闹。
德国十大著名景点简介
德国十大著名景点简介如下:
新天鹅堡
新天鹅堡位于德奥边境,距离福森(Fuessen)镇约4公里,是德国旅游地当仁不让的Top One。迪士尼logo中的城堡就是以新天鹅堡为原型。
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亲自参与设计这座城堡,梦想将新天鹅堡打造成童话般的世界。城堡中拥有大量天鹅雕塑,因此得名。
新天鹅堡的建成部分均可参观,游览时间30-60分钟。
城堡游玩结束后您一定要去玛丽恩铁桥(Marienbrücke)观赏天鹅堡全景,就在城堡后方的山涧。国王湖
国王湖位于德奥边境的小城贝希特斯加登,是形态狭长的高山湖泊。游览国王湖的较佳方式是坐船,但从10月中旬开始的冬半年船不到上湖,只到红顶小教堂。
徒步游览的话,您可以选择St. Bartholoma线路,脚力一般的话,建议走到上山的桥之后折返。 除了湖光山色,一定不能错过希特勒的生日贺礼——鹰巢。战时的鹰巢主要是希特勒和与盖世太保们玩乐和开会的地方,现今已成为山顶餐厅及展望台。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一个哥特式教堂。教堂内有许多珍稀的藏品,比如大教堂的设计图纸、大摆钟和东方三博士的遗骨。参观完毕您可以沿着塔楼内的300多级盘旋阶梯登顶,俯瞰科隆全景和莱茵河。塔楼入口就在教堂大门右手边。
宁芬堡宫
宁芬堡皇宫位于慕尼黑的西北郊,建于1664年,是公爵Ferdinand Maria为庆祝儿子Maximilian II Emanuel的诞生而修建的夏宫。
宫殿主楼雄伟壮观,呈几何式对称,反映了当时的主流建筑审美。众多展厅中值得一看的是中 国 之阁和群芳画廊,两厅分别陈列着中式壁纸屏风、瓷器漆器和出自宫廷画家之手的36幅美人画像。
宫殿后方的巴洛克式皇家花园有阿玛琳宫、浴宫和宝塔宫三座宫殿。其中,狩猎行宫阿玛琳宫的镜厅(Spiegelsaal)尤为奢华精致。海德堡城堡
海德堡城堡矗立在王座山(Koenigstuhl)山顶,山脚下是海德堡老城和内卡河。
城堡由红色砂石建成,有八百多年历史,几经损毁,未修复的部分至今仍为残垣断壁。
城堡的建筑风格是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奇妙混合,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性建筑。进到城堡您一定要去看巨型的葡萄酒桶(Grosses Fass),可装下多达22万升酒。城堡内另有医药博物馆,展示了数百年前的药学,有兴趣的话可以逛逛。新市政厅
新市政厅位于圣母广场,始建于19世纪末,是慕尼黑的城市名片。
华丽的新哥特式外墙和装点鲜花的阳台是新市政厅的符号,办公区域一般不对外开放,主要游览建筑外观。
市政厅钟楼矗立着欧洲第五大的木偶报时钟,每天固定敲钟报时并伴随音乐表演,从中世纪延续至今。钟楼音乐表演再现了1568年威廉五世公爵大婚和欢庆鼠疫结束的城市历史场景,以瓦格纳和勃拉姆斯的曲子为伴奏,持续10分钟。高天鹅堡
高天鹅堡(又称旧天鹅堡),与新天鹅堡隔山相望,由当地一名骑士所修建。
修建了新天鹅堡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曾在此度过孩提时代,其审美深受城堡的浪漫主义风格影响。玛丽亚广场
圣母广场座落在老城中心,被誉为慕尼黑的心脏。
除了新市政厅,近旁还有老市政厅、圣母教堂、老彼得大教堂等热门景点,推荐一站式打卡。
广场四周各色餐馆和商场云集,是逛吃逛吃的好去处。购物街首推Kaufinger Straße,从圣母广场通往卡尔斯广场(Karlsplatz)的大街便是。
每年11月25日前后至12月24日,圣母广场还是慕尼黑圣诞市场所在地,冬季前往一定不要错过。无忧宫
无忧宫是腓特烈大帝仿照巴黎的凡尔赛宫所建的夏宫。
宫殿建筑为洛可可风格,殿内的主要看点有图书馆(Bibliothek)、音乐厅(Konzertsaal)和大理石厅(Marmorhalle)。
无忧宫的花园非常特别,梯形的阶梯状露台种满了葡萄,园内随处可见巴洛克式的喷泉雕塑。花园尽头的新宫(Neues Palais)也是由腓特烈大帝所建,外观非常华丽。勃兰登堡门
勃兰登堡门位于首都柏林市中心,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建筑样式以雅典卫城城门为蓝本,门顶矗立着胜利女神铜像,象征着战争的胜利。
如今的城门和周围的巴黎广场 (Pariser Platz)成为人们欢庆 国 庆(10月3日)和观赏新年烟火的场所。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介绍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后,各自的教堂建筑风格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继承 古罗马的建筑风以外, 两个新帝国的教堂建筑都体现了很好的创新精神,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有哪些吧
欧洲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介绍
一、拜占庭(Byzantine)建筑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东部以君士坦丁堡(即拜占庭)为中心,称东正教.拜占庭教堂外观呈现敦厚、内部则十分奢华,主要有四个特点:
1. 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2. 整体造型中心突出。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
3. 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4. 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建筑特点:
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的拜占庭建筑中,建筑构图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围绕这一中心部件,周围又常常有序地设置一些与之协调的小部件。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 式建筑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第四个特点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变化,又注意统一,使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立面显得灿烂夺目。
代表建筑物:
圣彼得堡的康斯坦丁堡
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
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基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二、罗马风格(Romanesque)建筑
古罗马的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 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的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罗马的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 ,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建筑特点:
罗马式建筑外观巨大、繁复,但装饰简单大方。最特别的是建筑的’屋顶,罗马式风格建筑的设计都是一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在罗马式繁华的教堂艺术风格之中又有最典型的两种:伦巴第(Lombarda)和诺曼底(Normanna) 。还有意大利米兰的sant’ambrogio大教堂,它是典型伦巴第风格。它是第一个使用拱肋来加强交叉拱顶的教堂。伦巴第风格的建筑给人很强的节奏感。而诺曼底风格的教堂又要比伦巴第风格的教堂显得更加精致优雅,最著名的就是英国Durham的Cathedral大教堂。说到罗马式建筑不得不提到雕塑。教堂雕塑也是十分典型的,其在教堂建筑中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认为艺术不应该独立存在,每种艺术都得以自身的手段和方式为建筑所创造。在这样的观念下。雕塑、绘画都是臣服建筑这个主体。常常运用杏型结构既然是宗教建筑,怎么能少了著名的耶稣受难象呢?
代表建筑物:
古罗马皇家浴场
巴尔贝克太阳神庙
比萨斜塔
罗马角斗场
英国圣保罗大教堂
三、哥特式(Gothic)建筑
罗马风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就是12-15世纪西欧以法国为中心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原是参加覆灭罗马奴隶制的日耳曼“蛮族”之一,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反对封建神权,提倡复活古罗马文化,乃把当时的建筑风格称为"哥特",以表示对它的否定。这时期的建筑仍以教堂为主,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而是以尖券(来自东方)、尖形肋骨拱顶、坡度很大的两坡屋面和教堂中的钟楼、扶壁、束柱、花空棂等为其特点。
代表建筑物:
科隆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
夏特尔大教堂
兰斯大教堂
欧洲十大中世纪哥特式教堂:
01. 沙特尔大教堂(Chartres Cathedral)
沙特尔大教堂位于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沙特尔大教堂不仅是法国哥特式建筑鼎盛时期的极佳代表作之一,且教堂迄今仍保存完好。大部分原有的彩色玻璃窗依旧健在;教堂的整体架构自从13以来也仅仅只有轻微的变化,几乎保留了最初的模样。
02. 圣母百花大教堂(Santa Maria del Fiore)
圣母百花大教堂从1296年开始动工建设,到1436年正式完工,前后历经了140年。它不仅是一座极其美丽的教堂,而是是佛罗伦萨的城市象征和名片。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外观遍布由绿色、粉红色和白色组成的大理石彩瓷,独特而亮丽。圣母百花大教堂不仅是意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而且直到现代,教堂的圆顶规模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即使现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圆顶都是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的砖穹顶。
03. 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在长达数世纪里都是德国科隆最著名的地标建筑。科隆大教堂曾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时至今日,它的门面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这座著名的大教堂矗立在4世纪的罗马神庙的遗址上。目前科隆大教堂的哥特式风格起始于1248年,一直持续了600余年,教堂才算完工。科隆大教堂是德国科隆天主教大主教的所在地。
04. 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
巴黎圣母院是位于巴黎第四区的一座美丽至极的天主教堂。教堂于163年动工,几乎到了1345年左右才基本完工。作为法国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貂鼠和彩色玻璃的完美代表。在18世纪90年代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圣母院的许多雕塑和珍品被损坏或摧毁。1804年拿破仑曾在这里加冕皇帝。
05. 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
约克大教堂是北欧最大的两个哥特式大教堂之一(另外一个是科隆大教堂),牢牢控制着约克古城的天际线,非常壮观。约克大教堂的风格融合了哥特式建筑在英国的发展的主要阶段的特征。教堂于1230年左右开始动工,一直持续到1472年。约克大教堂的“大东窗”(Great East Window)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中世纪彩色玻璃。
06. 塞维利亚大教堂(Seville Cathedral)
塞维利亚大教堂矗立在梦哈德清真寺的遗址上,是为了纪念收复失地后证明塞维利亚的权利和财富而建设的。在16世纪教堂完工的时候,塞维利亚大教堂一举超过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教堂。现在,塞维利亚大教堂是全球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全球第三大教堂。教堂的建造者采用了清真寺的一系列元素,使得塞维利亚大教堂更具特色。
07. 米兰大教堂(Milan Cathedral)
米兰大教堂是坐落在米兰广场的一座十分宏伟十分精致的哥特式大教堂,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1386年,米兰大教堂在大主教安东尼奥·萨卢佐主导下开工,其风格属于后期的哥特式风格,更具法国特色。这座举世闻名的大教堂足足花了五百年才完工。
08. 兰斯大教堂(Reims Cathedral)
兰斯大教堂地位极为显著,有众多的法国君主在这里正式加冕。兰斯大教堂在13世纪末完成建设;在14世纪的时候,兰斯大教堂又被增添了一个西门。
09. 布尔戈斯大教堂(Burgos Cathedral)
布尔戈斯大教堂是位于布尔戈斯的一座中世纪的大教堂,献给圣母玛利亚。教堂以其庞大的规模和独特的哥特式风格而闻名。布尔戈斯大教堂始建于1221年,在沉寂了漫长的2个世纪后,继续兴建,直到1567年才完工。
10. 圣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
圣斯蒂芬大教堂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是维也纳自由的象征。教堂经过了几场战争,以及顽强地幸存了下来。在圣斯蒂芬大教堂建立前,这里有着两座更早的教堂。14世纪,奥地利公爵鲁道夫四世发起圣斯蒂芬大教堂的建造。圣斯蒂芬大教堂最著名的特点是钻石图案的瓷砖屋顶。它们是直到1952年才添加进教堂的整体风格中的。
更多文章:

阿瓦雷兹vs普兰特(阿瓦雷兹团队自信3番战KO戈洛夫金,拳迷们怎么看)
2024年10月19日 07:00

尤文直播在线直播(足球热身赛 尤文图斯vs墨西哥美洲 CCTV5在线直播)
2024年10月4日 07:10

上海上港全体球员名单(2017年亚冠上海上港队有哪些球员参加 2017年亚冠上海上港队球员名单)
2024年4月20日 13:10

前女排“元气少女”惠若琪网晒踏青照片,照片中哪些细节值得关注?中国女排的惠若琪和朱婷之间,真的有矛盾吗
2025年4月7日 02:00

张继科综艺节目透光照片(张继科景甜终于公布恋情,这俩人还暗戳戳发过哪些糖)
2025年10月8日 22:14

郭艾伦怎么上的东北大学(郭艾伦痛哭是怎么回事 郭艾伦是谁个人资料)
2025年9月28日 08:54

库里402记三分集锦(NBA现役球员创造了哪些很难打破的纪录)
2024年9月3日 03:10

nba2008live中文版(nba2008live中文版在哪下啊)
2025年6月5日 10:10

南非世界杯场内那个嗡嗡嗡的声音怎么回事?世界杯的呜呜祖拉大家感觉怎样
2024年3月7日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