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德里安的树(蒙德里安作品)
本文目录
- 蒙德里安作品
- 赏析微课堂之蒙德里安(八)
- 灰色的树属于什么风格
- 关于蒙德里安抽象画的介绍最好附图,谢谢
- 彼埃·蒙德里安的主要作品
- 蒙德里安的作品
- 蒙德里安作品赏析有哪些
- 蒙德里安“树”的抽象过程和毕加索“牛”的抽象过程有何区别
- 大艺术家 | Vol.3 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作品
蒙德里安的代表作有《彩色方块》、《树的构成》、《大西洋城》、《组成在黑、白、红中》、《洛杉矶》。
1、《彩色方块》(Composition with Red, Blue and Yellow):这是蒙德里安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使用了红、黄、蓝三种基本色彩来组合出抽象的图形。
2、《树的构成》(The Tree Series):这个系列作品中,蒙德里安运用了抽象的手法来表现树的形态,使用了黑白两色来表现树干和树枝。
3、《大西洋城》(Broadway Boogie Woogie):这幅作品是蒙德里安在其逝世前不久完成的,使用了许多小方块和不同颜色的线条,以及大量的对比和平衡来表现纽约的繁华和动感。
4、《组成在黑、白、红中》(Composition in Black, White, and Red):这幅作品中,蒙德里安运用了黑白两色以及红色来组合出一些几何图形,表现出一种简洁而又强烈的视觉效果。
5、《洛杉矶》(Lozenge Composition with Red, Gray, Blue, Yellow, and Black):这幅作品中,蒙德里安使用了菱形图形和不同颜色的块状来表现出洛杉矶的城市风景。
蒙德里安的简介: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是荷兰的一位画家,他是抽象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蒙德里安的作品特点是用了大量的直线和几何图形,同时使用了不同颜色的块状抽象形式来表达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直觉感受。
赏析微课堂之蒙德里安(八)
鼎典理念: 让孩子拥有发现美和独立思考的品质。2018.11.20今日赏析微课堂分享~树的构成 蒙德里安 荷兰 1913年 布上油画 70.4x60cm 私人收藏 蒙德里安他把凡高的表现性、野兽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以及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线形图案熔于一炉,使之成为一幅构成型的、造型感强烈的,然而仍是极富独创性的作品《树的构成》(Composition Abres)。椭圆形构图2 蒙德里安 荷兰 1914年 布上油画 113x84.5cm 私人收藏 如果把线条捋捋直一点,再加一点颜色呢?那就是1914年这样的构图。蒙德里安在这幅作品“椭圆形构图2”(Composition in oval with color planes2)中标注字母“KUB”引用立体派风格。 即使这样,蒙德里安描绘的依旧是他所观察到的现实生活,他的作品把这个世界简化成线条和方块,展示出我们现在所谓的像素。但是,立体派风格对蒙德里安来说还不够简洁。看到这,貌似离我们著名的蒙德里安三原色很近了。而事实是,从自画像开始已经用了整整14年时间。颜色构图 蒙德里安 荷兰 1917年 布上油画 80x60cm 私人收藏 1917年,蒙德里安与杜斯堡等人共同创办了美术杂志《风格》,在创刊号上发表了自己第一篇理论性的文章《绘画中的新造型艺术》,明确提出具象艺术只能描绘事物的外表而难以表现本质,而“新造型主义”将排除一切与艺术无关的因素干扰,创造一种纯粹的形式,来表现自然万物之间的本质和谐。随之,他的作品发生了新的变化,蒙德里安变成了我们所熟知的蒙德里安。他用一种具有清楚性和规律性的艺术,以某种方式反应出宇宙的客观法则。三原色的简单结构中展现出某些神秘主义的思想,揭示出艺术主观的外形变化的背后隐藏着的永恒不变的主题。
灰色的树属于什么风格
《灰色的树》属于是:风格派,属于是新造型主义。
蒙德里安及其荷兰"风格派",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并不局限于绘画。它对当时的建筑、家具、装饰艺术以及印刷业都有一定的影响。事实上,"风格派"内的许多成员正是各艺术领域的积极活动家。
彼埃·蒙德里安(1872.3-1944.2)生于荷兰阿麦斯福特。1904年前他一直是学院派的现实主义画家。说来也怪,他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了对画面空间进行控制和抽象安排的天赋。
到了1908年,蒙德里安意识到要在现代艺术中寻求革新,他先试以最单纯的红、黄、蓝、绿等原色刻画森林大树的起伏线条和海上波浪的动势,在以后的几年里,以平面表现手法画了一些教堂和草堆的作品,选色随意,整个画面是红、黄斑点构成的图案。
1910年后,蒙德里安开始崇拜立体主义。1911年末,这位年近40岁的艺术家离开祖国来到了巴黎。当时正值立体派从分析阶段走上立体综合阶段,他被分析派所吸引。
这时他最喜爱的题材是树木、沙丘、海洋、教堂和风车,所有这些正是与他熟悉的荷兰环境密切相关的。
在这一幅《灰色的树》中,他把凡·高的表现性、野兽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以及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线形图案熔于一炉,使之成为一幅构成型的、造型感强烈的,然而仍是极富独创性的作品。
关于蒙德里安抽象画的介绍最好附图,谢谢
作品简介:这幅作于1910—1911年的三联画《进化》,可以说是一幅通神论的祭坛画。画中站着的人物处于恍惚沉思的状态,似乎已经获得了某种精神的启示。画面以蓝色为主调,点缀着黄色的星星和红色的西蕃莲花朵。独特的造型和对比鲜明的色彩使画面发散出某种患惑人心的力量。 《红树》,1909年(193)在这幅画中,蒙德里安关注的焦点是树枝与树枝、树枝与树干以及树与其他物象之间的造型关系。树的个别特征已被全然抹去,我们所见到的,是高度抽象化的图形。 开花的苹果树 1912年依然是树的主题,但几乎走到了纯抽象的边缘。形象被进一步简化至碎面,而几乎成为图案的象征。我们可以看到,树干与枝杈变成了直线和弧线,它们相互交错,产生某种特别的律动感。色彩则采用了柔美的淡绿、淡黄色系,给人轻快和愉悦之感。画面上,树的基本形态其实已经消失在一种黑色线条的网格之中。整个画面都被网格笼罩着。这种网格的结构,显示出中间稠密而四周逐渐疏松的构成秩序。这种所谓集中式的结构,在蒙德里安以后的作品中经常出现。 有壶的静物,第1号,1913年 在这幅《海堤与海构成十号》(1915)中,海面重复的波浪,以及波光的闪烁变化,被提炼为诸多由水平和垂直的短线交叉而成的十字形。这些十字形,朝着上下左右四方连续地排列。线的长短不一;使其排列的密度及画面的色调也相应地起着变化。在这里,传统的透视法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在这种新的空间中,大气的效果被彻底消除,画面呈现出线状图形的充满节奏的颤动。 这幅画的画面上只有单纯的红、黄、蓝、黑四色,但通过色块之间的比例和在画面上的分布,仍然造成一种前后的层次感,即一种抽象的三度空间感。
彼埃·蒙德里安的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灰色的树。
蒙德里安及其荷兰"风格派",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并不局限于绘画。它对当时的建筑、家具、装饰艺术以及印刷业都有一定的影响。事实上,"风格派"内的许多成员正是各艺术领域的积极活动家。
提到蒙德里安,我们马上会想到那些规格不同的矩形方格子。某些美术评论家认为蒙的作品只适用于广告设计、家具、印刷品和建筑装潢,根本谈不上"绘画"二字。这种批评其实是抽象的,因它离开了时代特征,当时蒙德里安不这样认为,他一步一步地走上绘画几何学的抽象构图道路,是沿着立体派和未来派的单纯化结构而来的。
拓展资料:
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出生在荷兰的阿姆尔弗特,曾在海牙、鹿特丹、罗伦、巴黎和伦敦等十多处地方居住作画,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蒙德里安早年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
彼埃·蒙德里安(英文: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世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与德士堡等创立了“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他还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蒙德里安及其荷兰“风格派”,作为一种艺术运动,并不局限于绘画。它对当时的建筑、家具、装饰艺术以及印刷业都有一定的影响。事实上,“风格派”内的许多成员正是各艺术领域的积极活动家。提到蒙德里安,我们马上会想到那些规格不同的矩形方格子。
某些美术评论家认为蒙的作品只适用于广告设计、家具、印刷品和建筑装潢,根本谈不上“绘画”二字。这种批评其实是抽象的,因它离开了时代特征,当时蒙德里安不这样认为,他一步一步地走上绘画几何学的抽象构图道路,是沿着立体派和未来派的单纯化结构而来的。
蒙德里安的作品
灰色的树
作品简介:
1910年后,蒙德里安开始崇拜立体主义。1911年末,这位年近40岁的艺术家离开祖国来到了巴黎。当时正值立体派从分析阶段走上立体综合阶段,他被分析派所吸引。这时他最喜爱的题材是树木、沙丘、海洋、教堂和风车,所有这些正是与他熟悉的荷兰环境密切相关的。
在这一幅《灰色的树》中,他把凡·高的表现性、野兽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以及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线形图案熔于一炉,使之成为一幅构成型的、造型感强烈的,然而仍是极富独创性的作品。此画作于1912年,有78厘米×107厘米大,现藏荷兰海牙格敏特(Gemcente)博物馆。
1912年,蒙德里安已陷入立体主义的块面结构之中。他在巴黎的最初几年里,由于受到毕加索、勃拉克的分析性立体主义影响,色彩上仅限于灰、绿、赭三种颜色。尽管如此,即使在他最富立体主义的绘画中,也仍然坚持以纯正面形式来表现。
他很少画物体的倾斜面或加上一点雕塑般的投影,只有那种倾斜面或雕塑般的投影才使法国立体派画家的作品产生确切而有限的三度空间的实体感。蒙德里安虽然热衷于立体主义原则,但他已经超规越矩,既不需要主题,也不追求三维视觉的深度感。
扩展资料:
蒙德里安启蒙青少年时期:1880年~1892年
蒙德里安生于荷兰中部的阿麦斯福特,父亲是一位清**和热衷美术的小学校长,环境条件使蒙德里安从小就能接触美术,而宗教对蒙德里安来说更是他的启发、转变风格的关键。
八岁时蒙德里安立志要当画家,但是家人认为艺术家是一项不稳定的工作,蒙德里安与父母多次商量之后,他承诺要取得美术教师资格养家糊口,这才让蒙德里安的父母答应让他学习绘画。但是蒙德里安拥有教师资格之后,却未曾在教育界服务过。
在17岁取得小学教师资格之前,蒙德里安是在他的叔父福尔兹·蒙德里安的指导下学习绘画。福尔兹是一位海牙画派的画家,因此蒙德里安得到写实浪漫的真传。
蒙德里安作品赏析有哪些
代表作:《灰色的树》、《百老汇爵士乐》。
皮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英文: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对后世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
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与杜斯堡等创立了“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他还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也就是现在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
艺术特点:
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出生在荷兰的阿姆尔弗特,曾在海牙、鹿特丹、罗伦、巴黎和伦敦等十多处地方居住作画,晚年移居纽约,大幅度扩展创作领域,对建筑、工艺和设计产生很大影响。蒙德里安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与德士堡等组织“风格派”,提倡自己的艺术“新造型主义”。
认为艺术应根本脱离自然的外在形式,以表现抽象精神为目的,追求人与神统一的绝对境界,亦即今日我们熟知的“纯粹抽象”。蒙德里安早年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他崇拜直线美,主张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
蒙德里安“树”的抽象过程和毕加索“牛”的抽象过程有何区别
抽象是外来语。在艺术中的抽象最初只是对具象的概括和提炼,使得画面消解了具体的轮廓和细节,变得高度象征性。我们可以从毕加索的《牛》和蒙德里安的《树》的演变来理解西方人的抽象概念最初的含义。后来,抽象走向了极端,彻底摆脱了具体的形象和物象,画面必须没有任何我们的视觉所熟悉的物体,纯粹由色彩、构成、符号、点线面、肌理构成的画面,才称为抽象画。很多人把毕加索画牛的简化过程,和蒙德里安画树的简化过程,当作是抽象,这是错误的。那其实还是表义符号的用法。
大艺术家 | Vol.3 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出生在一个荷兰的艺术世家,早年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并在阿姆斯特丹皇家视觉艺术学院深造。1909年,他加入了神智学协会(Theosophical Society)。该协会以研究神智学,神秘主义与 精神力量 为主。 而为了表现物质世界中最本质存在的精神,蒙德里安将逐渐抽离自然事物原有的外衣,一步又一步接近宇宙间万物的秩序,最抽象的本质。 ▲《夜晚:红树》,帆布油画,1908–10 早期的蒙德里安 受到后印象主义影响 。相信视觉并借助光线,他仍能够捕捉到自然物体的形体轮廓,并将其用短凑的笔触拼接而成。画家在这里表现的是一颗夜晚的树,枝脉纷繁曲折,它仍被赋予生机。红色其实是树的生命力在画家笔下的表现,和用冷色调描绘的无生命力的夜形成对比。 ▲《灰树》,帆布油画,1911 而后由毕加索领导的 立体主义 在欧洲大陆如火如荼地发展,蒙德里安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如同其他立体主义者那样,他将风景简化成基础的几何块状,树木也被不断肢解成不同平面和线体的组合,一个充满网格的巨大框架。同时 用色 也遵循着立体主义的 阴郁灰暗 。 然而鉴于于立体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的描绘依旧会创造景深效果,蒙德里安选择了再一次几何化事物极其表面,创造单一的平面。 1917年,蒙德里安和特奥·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urg)创立了《风格》(De Stijl)杂志,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荷兰风格派运动 。风格派的艺术家们认为, 绝对的抽象 才是艺术中和谐和秩序的最高代表。蒙德里安继续将他的艺术风格发展至纯抽象:曲线和其他刻画客观事物轮廓的线条逐渐消失。 ▲《码头和海洋》,帆布油画,1915 在这幅画中,蒙德里安 抽离并解构了事物的自然形态,仅仅用抽象的视觉语言——“横”与“竖” 来表达码头和海洋的轮廓。我们通过横竖的不同节奏可以大致发现靠近下端的一截的代表码头,而其余则是波光粼粼的海洋。这里的横竖也表达了在事物表面之下所蕴含的自然秩序。 同是荷兰风格派的艺术家特奥·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urg)对这幅作品评论道: 在这幅画中,蒙德里安已经彻底与立体主义和以往的艺术分裂开来——他摆脱了立体主义中阴郁的暗色以及日常画作中带有深度的透视效果。蒙德里安拥抱低饱和度的三原色,并 去除一切暗指客观形象和生活内容的元素 ,例如一棵树或是一座建筑。一切有联系到现实世界的想像空间都被阻断,这里想要表现得仅仅是不同色块在一块画布上最平衡状态的排列分布。 ▲《画I》,1921 此时的蒙德里安的抽象艺术表达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水平线--垂线”和原色、非色组合的极简绘画图式。 画面的空间被横竖的黑线分割,营造出一种稳定和平衡的氛围。 色彩和线条的有序结合形成一种轻快和谐的节奏感。 其三色几何体的描绘是对自然最本质的表达 ,同时又是高于自然的精神再现。一切矛盾的对立面在此相遇,相互制约与相互存在。艺术家试图在最单纯的线面结合中探寻万物的本质与秩序——一种和谐。 评论家乔治·施密特说: 1940年二战期间,蒙德里安为了避战来到美国,当时便被纽约城的繁华所震撼。每到夜晚百老汇大街就灯火通明上演各色节目。 ▲《百老汇爵士乐》,板面油画,1943年 大都市里天空和大地不再显得那么重要,各式各样的 人造灯光 充斥着现代生活。这幅画面中,那些一向用来切割画面的粗黑线条,这时变成宽粗的黄线,中间还夹杂着红、蓝、灰等色块,以及方块中的方块。整个画面代表了蒙德里安眼中的纽约不夜城。在缤纷的色块下富含韵律感,仿佛开始舞动。 虽然蒙德里安早已脱离对物质世界的描绘,但这件作品仍让我们联想到曼哈顿城市规划中的方格,画面中稍大红蓝的方块就仿佛街道上来往的车流。 蒙德里安精炼的抽象艺术以其简约的形式和其深刻的含义影响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建筑界的包豪斯风格,60年代发起的极简主义运动等等。甚至直到今天在很多时尚和流行文化中我们依旧能见到蒙德里安的影响。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蒙德里安作品 如无特殊声明,本文章图片均来自于piet-mondrian.org
更多文章:

丁俊晖威尔士公开赛(到目前为止,丁俊晖在比赛中获得过什么奖项呢)
2024年9月13日 13:30

皇马vs曼联10万人球场(皇马曼联点球10射3中 葡萄牙噩梦重现C罗无语 是什么回事)
2024年11月28日 16:22

莱科宁新冠阳性(F1名将莱科宁新冠阳性,是否会影响到他接下来的比赛)
2024年9月4日 18:55

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生申请条件是什么)
2024年10月22日 14:00

哈兰德:进了4个后总想进6个,我要回报多特的信任?损失惨重!多特可能只有一名健康中后卫能出战门兴
2024年11月19日 06:50

詹姆斯16分湖人不敌国王(詹姆斯复出砍16+8+7,詹姆斯的表现是否太一般了)
2024年7月20日 17:17

2010年世界杯主题曲 mp3(求2010世界杯主题曲同步中文歌词MP3!!!)
2025年3月2日 09:44

冬残奥会开幕回放(张艺谋剧透冬残奥开幕式,他口中冬残奥开幕式是什么样的)
2024年7月12日 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