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索维金娜的感人故事(46岁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八战奥运会,你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
本文目录
- 46岁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八战奥运会,你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
- 46岁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第八次参加奥运会,你有被她的故事感动吗
- 泪目!29年8战奥运,46岁谢幕东京,有种传奇叫丘索维金娜
- 08奥运会上感人的事
- 丘索维金娜:我作为母亲和运动员的故事
- 北京奥运会上最感人的一幕是什么
- 丘索维金娜的其他相关
- 一个奥运冠军的感人故事200字
46岁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八战奥运会,你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
我们都知道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是在20岁左右,但是这位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运动员丘索维金娜已经46岁了,但是他依然参加了本次的东京奥运会,而且她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一位女性奥运会开幕旗手,他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连续参加了八届奥运会的体操运动员。关于46岁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八战奥运会,你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以下是我的看法:
一、一位伟大的母亲
17岁的她到达了职业生涯的巅峰,到了21岁,她选择了退役。但是在2002年的时候,丘索维金娜的儿子被查出了患有白血病,为了给儿子治病,她选择了复出。在那一年,她已经过了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她的身体已经很难再去做出高难度的动作,所以每一次增加的高难度动作对她的身体来说都是一种疼痛。但是她坚持下来了,她的儿子也坚持下来了,凭借着她和儿子的坚强与拼搏,他们的人生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的起点,目前她的儿子已经康复。
二、优秀的运动员
丘索维金娜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在她的黄金时期,她获得了非常多的奖项,这足以证明她是多么的优秀。而她自身的意志力与坚持,以及她优秀的技术,都让她闻名世界。而且在她的儿子康复后,她没有选择退出,而是选择继续征战奥运会,这足以证明她有一颗多么强大的内心。
三、希望她本次的东京奥运会能取得好成绩
我们不知道本次的东京奥运会是不是她的最后一届,但是希望他能够取得好成绩。
关于46岁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八战奥运会,你知道关于她的故事吗?以上是我的看法,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
46岁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第八次参加奥运会,你有被她的故事感动吗
46岁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第八次参加奥运会有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从我读小学的时候开始,就已经听过这位体操运动员的故事,现在,后来的伦敦,巴西奥运会也能看见她的身影,感觉她已经成了奥运会赛场上的常客,听了她的故事我才知道,这个在观众看来在赛场上肆意挥洒英姿,在领奖台上骄傲无比的体操运动员背后也有那么多难以言说的故事,她的故事,感动了一个又一个人,今天,我想把这份感动分享给你。
一、母爱无私
我听过很多跟母爱有关的故事,每一次这些故事都让我感动不已,热泪盈眶,母亲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角色,她们可以为了孩子牺牲很多。对我们这些观众来说,46岁的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娜是一名运动员,但对她自己来说,她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本来这也没什么特别的,但不行的是她的孩子和普通健康成长的孩子不太一样,是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孩子,身为体操运动员的丘索维金娜为了自己的小孩,一次又一次出征奥运。二、尊重赛场
为了比赛的奖金,她一次又一次坚持下来了。虽然我们经常说重在参与,但是她势必夺得奖牌,所以她平时除了照顾自己的小孩,还要进行严格的训练。每一次当我看到她在赛场上一个又一个完美的体操动作,我就知道,她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尽自己最大地努力去接受对手的挑战,因为她身上肩负的还有孩子的命运,每每想到这里,我就感动不已,仿佛自己也获得了力量。三、挑战不可能
丘索维金娜的年龄已经高达46岁,早就不是什么年轻的小姑娘了,她已经第八次参加奥运会,就普通的体操运动员来说,早就退役了,因为人一上年纪,身体的各项机能,新陈代谢等都大不如前,比赛也比之前费力。但是,这位高龄运动员向我们真是了什么叫挑战不可能,有些事情看起来不可能,其实只是敢于挑战她的勇士还没出现而已。希望我们都能像丘索维金娜一样勇敢,挑战不可能!
泪目!29年8战奥运,46岁谢幕东京,有种传奇叫丘索维金娜
29年8战奥运会,从为奖牌,到为儿子,再到为自己,这位传奇体操选手的坚持,真正扛起了那面象征奥林匹克精神的大旗。
| 作者:陈嵘伟 湄可
助跑,起跳,转体,落地......丘索维金娜完成最后一跳,还是和上一跳一样落地时出现失误。尽管如此,东京奥运赛场上还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向这位46岁的“高龄”选手致敬。
7月25日,脸上布满褶皱的乌兹别克斯坦体操老将丘索维金娜登上体操资格赛赛场。很多人希望这位“妈妈级”选手能续写世界体坛传奇——这距她首度亮相夏奥会,过去了整整29年。
29年足够漫长,漫长到当初的对手早已成为教练,漫长到如今的对手近乎都是自己的下一辈。
16岁成为世界冠军、17岁拿奥运金牌、21岁功成身退、27岁为子参赛、国际体操联合会中有三个动作以其命名......
29年间,体操始终流淌在丘索维金娜的血液中,她曾穿着三种不同战服(独联体代表团,德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征战奥运会,成为 历史 上绝无仅有的传奇。
然而,当大屏幕打出丘索维金娜的即时排名“11”,一切辉煌都成为过往。
这一成绩不足以令她进入之后的决赛。丘索维金娜转身走向教练,埋在他宽阔的臂弯里,眼泪奔涌而出。这是她留给世界的最后一跳,也是她职业生涯的谢幕演出。
各国年轻体操选手却簇拥而来,争相与丘索维金娜合影。比赛现场的人们也纷纷起立鼓掌。掌声萦绕在体操馆的穹顶下,久久不停。丘索维金娜擦干眼泪,对着镜头双手比心、送出飞吻。
近30年“超长待机”
丘索维金娜曾表示,自己计划在2020年奥运会后退役。她开玩笑地说,当了这么久的体操运动员,很幸运还能在早上醒来看到每天初升的太阳。
2020年东京奥运会延期的消息,并未打乱这位老将的训练计划。相反,多出来的时间让她能够更好地调整状态。
深呼吸、助跑、腾空、旋转,随着“砰”地一声——丘索维金娜双脚落地的声音响彻整个场馆。紧接着,她从软泡沫坑里爬出来,重复刚才的一系列动作。在位于美国休斯顿的训练馆里,丘索维金娜为比赛一遍遍练习。
同样的动作也出现在5年前的里约奥运会上,由于跳马时动作旋转过度,丘索维金娜与奖牌失之交臂,但这并不能阻止她再次尝试。
丘索维金娜1975年出生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市。7岁时,好动的她被家人送进体操学校学习,6年后进入苏联国家队。
1991年对丘索维金娜而言是一个重要年份。那年,16岁的她来到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参加女子体操世锦赛,以“直体晚旋”的动作,获得了个人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92年7月25日夜晚的蒙锥克 体育 馆,两届残奥会射箭奖牌获得者安东尼·里贝克用火种点燃箭头,准确射向70米外的圣火台,拉开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序幕。
丘索维金娜的体操事业,也如那根划破天宇的箭矢,进入到炽烈而又迅猛的爆发期。
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17岁的丘索维金娜代表独联体获得女团金牌。虽然之后受到苏联解体的影响,训练条件和资源大不如前,但她还是收获了两届世锦赛的女子跳马铜牌,并在1994年亚运会上摘得一银一铜。
1996年,21岁的丘索维金娜代表独立后的乌兹别克斯坦出征亚特兰大奥运会。面对年轻选手的挑战,她为祖国赢得个人全能第十名的好成绩。
奥运会结束后,丘索维金娜经历了跟腱撕裂,不得不选择退役,告别体坛。随后,她和摔跤运动员克帕诺夫结婚,并于1999年诞下一个可爱的男孩,取名阿里什。
虽然结婚生子,但丘索维金娜无法放下对体操的热爱。
“我当时真的决定,结束体操生涯了。但后来我去熟悉的运动场看了一眼,就想要在生完孩子以后迅速恢复,重返赛场。”
女子体操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一般在16到20岁,伴随年龄增长,体能下滑和肢体僵硬将会成为运动员保持状态的最大阻力。2000年,重披战袍登上悉尼奥运会赛场的丘索维金娜,已是25岁“高龄”。
年龄并未成为丘索维金娜的束缚,她在场上奔跑、跃起、旋转,一口气参加了五项比赛。
“谁会帮助一个前世界冠军?”
就在丘索维金娜的事业焕发第二春时,她的人生却遭遇迎头一击:儿子阿里什被诊断患上白血病。
“这个消息太可怕了,我感到无助无力,我呆住了,不敢相信他们说的话。”高达12万欧元(1欧元约合7.6元人民币)的治疗费用,更是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束手无策。
丘索维金娜不能退役,毕竟,一枚世锦赛金牌就等于3000欧元奖金。她知道,拯救儿子性命的唯一希望就是——赛场。
“要是退役,我就会坐在病床边,看着儿子死去……谁会帮助一个前世界冠军?”
这一年,丘索维金娜27岁。为了儿子,她要和更加年轻的选手争夺奖牌。别人为荣誉而战,她为的却是儿子的生命。
为了拿到尽可能多的奖牌,获得更多奖金,丘索维金娜频繁参赛,且不再局限于自己擅长的跳马,也会参加自由操、高低杠和平衡木等其他项目。为了儿子阿里什,她要更加“全能”。
“我当时决定,我要参加所有能参加的比赛,只为了给儿子筹集治疗费。我不在乎这些比赛困不困难,我只知道,当我受伤时,我必须要站起来去参加别的比赛。”
然而,对于身体柔韧度和体能不断下降的丘索维金娜而言,每次训练都是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可她不敢生病、不敢受伤、不敢休息、不敢停赛,拿奖换钱救儿子成为丘索维金娜生活的一切。
2003年,丘索维金娜再次夺得世锦赛跳马冠军,但她渴望的奖励却成为泡影,乌兹别克斯坦并未兑现早先承诺的奖金。
“当时乌兹别克斯坦承诺给亚运会冠军奖金,一块金牌奖励5000美元(1美元约合6.4元人民币)。我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拿了两块金牌和银牌,怎么说至少也能拿到1万美元。但我一分钱也没拿到。在2003年世界锦标赛上,我又拿了金牌,但还是没有奖金。要知道,在这之前,乌兹别克斯坦从来没有运动员赢过世界锦标赛金牌。”
另一边,阿里什的病情逐渐恶化,急需进行透析治疗。但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疗条件有限,就连透析机器也仅有数台,待治疗的患者排成长队。
她不得不向此前自己所在的德国科隆俱乐部发出求助,两位教练很快伸出援手,发动德国体操界慷慨解囊,并为阿里什联系了医院,阿里什得以及时入院治疗。
在科隆安顿好儿子后,丘索维金娜又返身投入到训练中,“我必须比赛,为他的治疗挣钱。”德国体操队为她提供了相应的训练资源,这让丘索维金娜得以在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同时,继续为国效力。
2004年,来回奔波于医院和训练馆的丘索维金娜登上雅典奥运会赛场,但在预赛阶段便意外失手。下场后,人们看不到丘索维金娜的表情,只能看到她倚在墙角发呆了许久。
在德国训练3年后,2006年,为了报答德国朋友的帮助,同时也为了更好地照顾儿子,丘索维金娜决定入籍德国,代表德国征战国际赛事。
此举遭到乌兹别克斯坦的强烈反应,舆论纷纷指责丘索维金娜“叛国”。可为了儿子,丘索维金娜只能如此。
身披德国战袍的丘索维金娜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相继摘下一枚金牌和两枚铜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33岁的丘索维金娜拿下跳马亚军。
就在这时,好消息传来,医生告诉丘索维金娜,阿里什的病基本痊愈。
“我无法形容我的快乐,儿子痊愈了,我每天的生活都充满喜悦,当我站在赛场上时,我觉得我还是18岁。”
但新的打击也接踵而至,在北京夺银后的一次比赛中,丘索维金娜落地不稳,跟腱断裂。这种足以断送职业生涯的重伤,对于已经33岁的丘索维金娜来说是致命伤。
“当时我非常绝望伤心,想我再也不能参加比赛给祖国带来荣誉了。”
就在外界惋惜这位伟大运动员的谢幕时,丘索维金娜却再度令世界震撼。2011年,经过一年休养的丘索维金娜夺得日本体操世锦赛女子跳马亚军。一年后,37岁的她第六次出征奥运,夺得女子跳马比赛第五名。
谁都不知道,这副1米53的娇小身躯中,到底蕴藏着多大的能量。
此时阿里什已经痊愈,外界纷纷猜测,伦敦将会是她的奥运绝唱。但丘索维金娜回答道:“37岁和41岁又有什么区别呢?在我这里没有限制。只要我喜欢,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现在,我为自己而战”
“当我小的时候,我训练,参加比赛,只想要追求结果;当我儿子生病的时候,我只能靠比赛去赚钱去为儿子治病。但是现在,我终于可以把比赛当成一种享受,并且获得巨大的乐趣,我现在为自己比赛。”
继荣誉和亲人之后,丘索维金娜要为自己而战了。
2014年,丘索维金娜参加仁川亚运会,人们惊讶地发现,她穿着的是竟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队服。
“当我结束职业生涯时,我要回到起点。”2013年,丘索维金娜申请重归乌兹别克斯坦。三年后,她再度披上新月旗,第七次出征奥运,获得女子跳马第七名的成绩,由此成为体操界第一位连续参加七届奥运会的选手。
在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丘索维金娜摘得跳马银牌,而冠军得主韩国小将吕瑞正,比她小了整整27岁。丘索维金娜,成为同台竞技的女孩们口中的“丘妈”。
丘索维金娜并未将年龄视为障碍。她把“把握当下,不让明天的自己后悔”当作座右铭。“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才能取得成功,有时失败恰好是让我返回赛场的动力。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设立目标,然后不顾一切的向这个目标前进。”
里约之后,有许多人曾询问丘索维金娜,她是否会参加下一届东京奥运会?人们很好奇,这位“不老传奇”会选择在哪一刻停止自己的奥运之旅。丘索维金娜以她自己的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如果运动能够带给我快乐,我将会继续给我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带来荣誉。”
此次在东奥会赛场上,她十指涂满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国旗的蓝白绿指甲油,耳朵上戴着闪亮的耳钉,在掌声和欢呼声中谢幕。正如伦敦与里约的奥运赛场上那样,即使丘索维金娜最终未能摘牌,她仍然扛起了那面象征奥林匹克精神的大旗,赢得了世界的掌声。
08奥运会上感人的事
北京奥运会是体育的盛会,也是精神的盛会。比金牌更可贵的就是永不放弃的执著追求精神、永不言败的顽强拼搏精神、永不退缩的攻坚克难精神。凭借着这样的精神,他们战胜了自己,他们书写着伟大的传奇,他们的精神有如一道道比金牌还要耀眼的光芒,直射我们的心灵,他们感动了全世界。 NO.1 丘索维金娜救子心切 高龄复出五战奥运终获奖牌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赛场上,33岁的丘索维金娜成为一道令人感动的风景线,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参加5届奥运会的女子体操运动员,而她之所以坚持那么久,一切都是为了儿子。 6年前,她的儿子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为了给孩子治病,她从乌兹别克斯坦搬到德国,一边训练比赛赚取奖金,一边给孩子治病。 太不容易了,丘索维金娜拿到了一枚银牌。 NO.2 施泰纳最后一举 逆转夺金告慰亡妻在天之灵 施泰纳和苏珊相识于2004年,当时苏珊寄给了施泰纳一封交友的电子邮件。这对年轻人初次见面就坠入爱河,随后在2005年年底,施泰纳与苏珊携手走进婚姻殿堂。但发生在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却无情地夺去了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 当施泰纳在19日高举亡妻的照片站在奥运颁奖台上时,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一刻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 NO.3 截肢运动员首入奥运 杜托伊特独腿畅游10公里 8月20日,女子10公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南非残疾人运动员纳塔莉·杜托伊特成为奥运会史上第一位参加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残疾人运动员。最终,她以2小时49分9秒的成绩位列第16名。 NO.4 伊拉克田径 选手达娜 唯一的训练装备是双二手跑鞋 短跑选手达娜,是伊拉克代表团中唯一的女运动员。当初得知伊拉克被取消奥运参赛资格时说的那句“谁知道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我还能活着吗”让世界为之感动。在战火纷飞的巴格达,达娜每次去训练,都要冒着被流弹击中的危险。但她还是成功来到北京,唯一的训练装备,是一双从邻国约旦买来的二手“纽百伦”跑鞋。 NO.5 栾菊杰用坚韧赢得尊敬 “祖国好”三字感动全场 1984年,栾菊杰拿下了中国击剑第一枚、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枚奥运会金牌。2008年,栾菊杰50岁,她回到祖国,参加了意义非凡的北京奥运会。 尽管早早出局,但她延续了24年前勇夺奥运金牌的辉煌,她赛场打出的“祖国好”横幅更让所有人感动不已。 NO.6 阿富汗田径选手罗比娜 尊重自己为阿富汗妇女而战 阿齐兹和罗比娜是阿富汗仅有的两名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女选手。而罗比娜,更是在对手受威胁“失踪”之后,赛前卸下银行职员的套装,来到跑道上的。 每天下午,她都会坚持训练2小时,但与其他国家运动员不同的是,罗比娜在训练中坚持穿着长衣长裤,戴着面纱,用阿富汗人的话说,这是对一种历史的尊重。 百米预赛,她跑了小组最后一名,但她仍然跑到了终点,尽管阿富汗男子不喜欢女性出风头,尽管她不知道回国后会遭到什么样的待遇,尽管她知道来参加奥运会甚至有生命危险,但是她要为了所有阿富汗妇女而战,最终她也坚持了对自己的尊重。 NO.7 曹磊金牌告慰逝去的母亲 曹磊的母亲在她备战期间去世,她的父亲和家人一直没有敢告诉她,就是怕她的训练受到影响。奥运会结束之后,曹磊带着她的金牌来祭奠她的母亲,尽管她没能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但是她母亲看到这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应该可以安眠了。 NO.8 独臂女将勇闯奥运 帕蒂卡只手创历史 即使她的奥运会征程只行进了两天,即便她在北京的下一场比赛要等到24天之后,来自波兰的残臂少女纳塔莉亚·帕蒂卡已经创造了历史:她是首个同时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乒乓球选手。 NO.9 苏丽文14次带伤倒地 全场观众为其鼓掌流泪 中华台北队的跆拳道选手苏丽文首轮之战,膝盖受伤倒地失利。在被教练背走后6个小时,苏丽文带伤在复活赛中战胜对手晋级铜牌争夺战。在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铜牌争夺战中,她14次倒地带伤顽强比赛,直至再也无力站起来的一幕感动了现场所有观众,观众在为她不断加油鼓励的同时,很多人流下感动的眼泪。 NO.10 中国代表团旗手姚明、林浩 大手牵小手展现人性之光 当2.26米的姚明和1.18米的林浩,牵着手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鸟巢”时,我们看到了人性之光。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没有丝毫的怯场,就像当地震来临,他做出救人的决定那样自然,没有丝毫迟疑。
丘索维金娜:我作为母亲和运动员的故事
丘索维金娜:我作为母亲和运动员的故事 41岁,6次参加世锦赛,7次参加奥运会,奥柯桑娜·丘索维金娜又回到奥运会了。这名乌兹别克斯坦母亲为了赚钱治疗身患白血病儿子而不断参加国际体**赛的故事路人皆知,一句“你未痊愈,我不敢老”也曾感动过无数人。如今,她的儿子已经基本康复,在保留德国国籍的情况下,她重新回归乌兹别克斯坦,并在此次里约奥运会上为乌兹别克斯坦参赛。 2007年底,俄罗斯资深记者安德烈·万捷科(Андрей Ванденко)曾专访过丘索维金娜,并将文章发表在苏联体育报网站。让我们进入丘索维金娜的内心世界。 我出生、成长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6岁的时候哥哥带我去了体操班。我很快就成为了思维特兰娜·库兹涅措娃学生,她担任我的教练长达20年,将我培养成一个职业运动员。1991年我代表苏联参加了世锦赛,代表独联体才加了巴塞罗那奥运会,而苏联解体以后,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乌兹别克斯坦的运动员。1997年,我的跟腱撕裂,并有一个半赛季无法参赛。于是我决定和我的丈夫,参加过三次奥运会的拳击运动员库尔巴诺夫一起利用这个“空窗期”,生下一个孩子。 1999年11月阿里舍尔出生。我当时真的决定,结束体操生涯了。但后来我去熟悉的运动馆的看了一眼,就想要在生完孩子以后迅速恢复,重返赛场。我已经习惯了苗条、紧致的自己,但当时镜子里的自己让我感到非常羞愧。总之,我又开始训练了,而且不知不觉回到了竞技场上。当阿里舍尔刚满4个月的时候,我已经开始参赛了。2002年9月,我和丈夫一起去了韩国釜山,在那里举办的亚运会上,我和丈夫都参赛了,我为乌兹别克斯坦队赢得了两块金牌。在飞回塔什干之前我给家里打电话,想和我日思夜想的阿里舍尔分享我的喜悦,但却得到一个消息:阿里舍尔病了。好像是肺炎,但并不严重。 那时由于我和丈夫两人都在釜山,阿里舍尔和外婆住在一起。她后来说,阿里舍尔的情况突然恶化,开始咳血,真的就像喷泉一样。她叫了急救车。医生来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一通乱忙活,在孩子身边手忙脚乱,跑来跑去。最后,看来是司机最有医疗经验,是他开着车拉着阿里舍尔去了输血研究所。 特别幸运的是,那天血液中心有一个值班的教授,他原来是从列宁格勒医学院毕业的,受过很好的教育。他给阿里舍尔做了检查,并起了疑心。他一言不发地就带着孩子去做穿刺了。准确地说没有父母的书面同意他不能这样做。但我们相隔千里,时间宝贵。诊断结果是,阿里舍尔有白血病。 当时我从机场直奔医院。听到诊断结果后腿都软了,觉得自己几乎失去了意识,栽倒在地。医生很理解我的心情,并尽力安慰我。他说,阿里舍尔的病还处于早期,如果尽快采取措施,还可以遏制病情发展。首先为了提高他的血红蛋白指数,阿里舍尔需要输血。当儿子住院的时候,诊断书上显示指数只有20,而正常的指数是150。 当时孩子濒临死亡,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输血稍稍缓解了情况,但无法彻底停止病情恶化。医生解释说:要找到解决方案可能要花上一个月,如果不开始化疗,孩子可能就会死。 后来我们去过塔什干的一个治疗白血病的医院。医生说,六个孩子中可能有一个能存活,而当时和阿里舍尔一起治疗的,没有一个活下来。在乌兹别克斯坦,没有儿童肿瘤科,孩子第一周是在输血中心住院,但实际上输血中心是不能收治此类病人的。正常医院该有的条件那里根本没有,真是一言难尽。详细点儿说就是,输液瓶挂在拖把头上,所有人都用一个公共厕所——男人,女人和孩子。 角落里对着成山的漂白粉——就用那个消毒。孩子在输血,桌子上还有老大的蟑螂跑来跑去……一次性注射器也没有,除非你自己带。一般的针头煮一煮就用第二次,第三次乃至第十次。但是我们的医生非常好,他用很细的导管给阿里舍尔注射,后来就连德国的医生都对他做出的工作很惊讶。那是医院里唯一一根导管,是我们找路子弄来的,我们竭尽全力保证不要丢了上面的塑料阀,不然就要整个丢掉了。后来我们去德国的时候看到,那里导管堆成山。用完一次就扔了,而我们不得不把唯一的导管当眼珠子一样捧着。我记得,当时我坐在德国诊所里想着那些因为基本医疗设备短缺而死去的人们。太可怕了! 此外医疗费用真的非常昂贵。在阿里舍尔被确诊白血病的头几个月我们几乎花光了毕生积蓄。卖掉了塔什干的四套房子,两辆车,但还是捉襟见肘。我们卖房子得了六千美元,而光化疗用的胶囊就要三千欧元。房子肯定是卖便宜了,因为当时我们等不起,就挑一个最好的买家卖掉了。他说多少钱我们都同意。房子几乎白送,我们也是很伤心的’,要知道我父母工作了一生就为了得到这套房子。 当时乌兹别克斯坦承诺给亚运会冠军奖金,一块金牌奖励五千美金。我在2002年釜山亚运会拿了两块金牌和银牌,怎么说至少也能拿到一万美元。但我一分钱也没拿到。我不愿意让别人觉得,好像丘索维金娜好像在诉苦。但刚好我那时非常需要钱,因为阿里舍尔刚查出白血病。2003年世界锦标赛后历史重演,我又拿了金牌,但还是没有奖金。要知道在这之前乌兹别克斯坦从来没有赢过世界锦标赛。 一开始还有人跟我说:“奥柯桑娜,有什么困难就说,别害羞。”当我确定参赛后,“煮熟的鸭子”就飞了。总是这样,就像柠檬一样,把你挤干了就扔了。试图撼动政府是没用的。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协会倒是给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写了信,卡里莫夫让两个公司给我转钱。但是要等到钱来,我儿子可能早就死了。第一个管钱的部门不理会国家首脑的命令,怎么也不肯转钱,第二个管钱的部门一年后才汇来了一万五千美元。阿里舍尔那时候已经转院了。 从塔什干医院出来后,我们去过莫斯科。莫斯科的医院情况要好很多,但那些有钱和有关系的人都把孩子送去科隆,也就是后来阿里舍尔治病的地方。 我从1996年开始就开始为德国体操俱乐部比赛。一次比赛能有一千欧元的收入,一个赛季能有四千欧元。报酬,老实说,不算多,毕竟我们不是足球运动员。但我们总是用一句老话安慰自己:钱不等于幸福。但正是科隆俱乐部救了阿里舍尔的命。 当我明白,在家等待帮助是没用的时候,就开始想着摔倒的人爬起来以后该去哪里。我不觉得绝望,是觉得一定能找到办法。2003年,通过几个德国朋友我拿到了儿童白血病诊所的地址。我把阿里舍尔留在莫斯科,搭上第一趟飞往德国的飞机。在柏林给医生看了诊断书。医生确认了诊断。诊所还有空床位,但治疗需要12万欧元,我连一半都凑不上。这时我的德国俱乐部为我做了担保。我甚至没有来得及问他们。他们就对我说:”奥柯桑娜,你的儿子有困难,也就意味着我们有义务帮他。”我到德国后不到一个月,阿里舍尔就已经在德国治疗了。 12万欧元,就算我参加比赛到死也还不完。德国人非常清楚这一点,他们媒体也开始为阿里舍尔筹款。在新年之前,许多当地电视台来医院采访,给我儿子拍短片,并公开了一个银行捐款账户。在比赛时俱乐部经理宣布,所有给我捐款的观众,无论捐多少,都能享受优惠。俱乐部还给我们在科隆租了房子并为我们付房租。半年以后我办下了德国的工作签证,买了医疗保险,这样阿里舍尔的药品就免费了。这简直拯救了我们。 但2003年我被乌兹别克斯坦禁止去德国,虽然我2002年底才刚刚为乌兹别克斯坦赢得了一个世界冠军,照理应该得到理解。但不,不断有人对我说,我要捍卫祖国的荣誉。我试图解释,除了孩子的健康我别的什么都不在乎,我儿子命悬一线。当时还有人指控我缺乏爱国主义,自私自利,还有种种其他罪名。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协会召开了会议,号召所有人投票反对我离开。其中一个代表甚至说我早就想移民了,这次是利用了孩子的病。如果他敢在我面前这么说,我一定会朝他开枪,或者掐死他。我们的人民不会为他人着想,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在参会者中还有我曾经的教练思维特兰娜·库兹涅措娃,她也拒绝站在我这边。这是我非常不理解的。2002年她作为教练陪我一起飞去了德国,但很快就返回了,理由是她家人都在塔什干。我说:“对不起,我的家人都在科隆,儿子在科隆的医院里,我一步也不会离开他。”后来也有很多人讨论我的“变节”。都说我的行为是不光彩的,丢下培养自己那么多年的教练,突然跑去德国。就好像我跑去竞争对手那里,不是为了救我的孩子!库兹涅措娃也有儿子、女儿和孙女。我说过:“思维特兰娜,您自己也是母亲,奶奶,想想如果您站在我的位置上会怎么做。”但她没听进去,我非常痛苦也非常生气。后来我在奥运会上又碰到了她,这是命运的捉弄。库兹涅措娃是当时跳马比赛的评委。我们当时甚至一句话也没说,打了个招呼,就像不太熟的人,就朝不同的方向走去了。我不是个记仇的人。重要的是儿子能康复。
北京奥运会上最感人的一幕是什么
获得奥运女子体操全能第九名的德国选手丘索维金娜。她的故事,让世人动容。体操女将往往都是18岁以下的少女,但34岁的丘索维金娜,已经第五次参加奥运会、代表第三个国家出战。她是女子体操近20年的“活化石”,她更是国际体操界唯一一名为儿子而战的选手。 五次参加奥运会,丘索维金娜是体操选手的奇迹。1992年巴塞罗那,17岁的她首次代表独联体夺得体操女团金牌;随后的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她都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参赛;这一次的北京奥运会,丘索维金娜又穿上了德国代表团的服装。 如此高龄,改换国籍,丘索维金娜参加北京奥运会最初的动力,是赚取更多的奖金,用来治疗大儿子阿廖沙的白血病。2002年,阿廖沙被查出患有白血病。丘索维金娜和丈夫被高昂的医疗费压得喘不过气,乌兹别克斯坦国内医疗条件一般,政府提出每天300美元的补贴也不够花。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参赛,以获取奖金给孩子治病。 听说德国科隆一家医院治疗白血病的效果特别好,丘索维金娜和丈夫在2002年底带着阿廖沙搬到了德国。丘索维金娜连续五年跳马都没出过世界前三,出色的成绩也让德国体育部门伸出了橄榄枝。随后的五年,丘索维金娜疯狂地参加巡回赛,为了参加尽可能多的项目,她还练起了全能,“儿子是我生命的全部,只要他还生病,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因为仅列第九名,丘索维金娜很早就出现在混合区通道,德国记者问她阿廖沙的健康问题,这位伟大的母亲笑得很爽朗,“他8月11日已经上学了,所以没能来北京,今年11月他就满9岁了。我每天都给他打电话,听到他的声音,对我是莫大的鼓舞。”据悉,阿廖沙的病情已逐渐稳定,除了定期血检他很少上医院。
丘索维金娜的其他相关
母爱能让一个人走多远?36岁的丘索维金娜会告诉你。这位经历了5届奥运会,以北京奥运会最年长的体操运动员身份出征的德国运动员在17日的比赛中力克一帮小将,摘得一枚宝贵的跳马银牌。6次参加世锦赛赢得7枚奖牌;5次参加奥运会1992年夺得团体金牌;3次参加亚运会2002年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冠军、平衡木亚军……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奇迹,而这奇迹背后,是一位伟大母亲为爱无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为了得白血病的儿子。男人一样的短短头发,线条有些刚硬的脸庞,丘索维金娜却有颗最柔软的母亲的心。获奖之后,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把这枚奖牌奉给我的儿子。”这枚奖牌也许真的应该归功于儿子,是他,让丘索维金娜顽强地走到了今天,走到了另一个属于自己的辉煌:她的第一个奥运会奖牌。生于1975年的丘索维金娜,16岁时就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团和自由操金牌、跳马银牌;1992年首次代表独联体参加奥运会,摘得女子团体金牌;1996年-2004年她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三次参加奥运会。为了儿子,她不敢病,不敢伤,不敢退;为了儿子,她和丈夫还变卖了小公寓和汽车,移居到医疗条件相对较好的德国,并披上了德国队的战袍。虽然站在比赛场上,但她忍着如刀割般的痛,把每个动作做好。因为,她知道,如果要赢金牌。一定要坚强。多赢奖金,给儿子治病!不过,相比之前的比赛,这位母亲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感觉并不那么沉重:儿子病情已经大为好转。除了为儿子,她更多的是享受自己所热爱的体操带来的快乐。“我无法形容我的快乐。我对体操的爱依旧,我每天都从中得到快乐,”她说。“我不觉得我有33岁了。我觉得我还是18岁。”她对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还有自己的梦想。“2012年我就要37岁了。如果可能,我还要参加我的第六届奥运会。”“为了比赛每天训练确实不容易。我告诉我自己为了赢得奖牌,我必须坚强,”这位无畏的母亲说。其实,与其说她是一个好运动员,不如说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一个奥运冠军的感人故事200字
一) 丘索维金娜在赛场上 有一位母亲,她出现在体操赛场上,感动了全世界,她就是代表德国出战的33岁的女运动员奥克萨娜·丘索维金娜。 这位前独联体运动员、前乌兹别克斯坦运动员从1989年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至今已在体操赛场上拼搏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而且一直保持着一流的竞技状态。这在女子体操界几乎可以算作奇迹! 丘索维金娜出生于1975年6月,1991年16岁时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团和自由操金牌、跳马银牌。1992年首次代表独联体参加奥运会,摘得女子团体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2000年悉尼和2004年的雅典,她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三次参战奥运;而今年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代表德国出战。这将是她第五次参加奥运会的比赛,她也是奥运会历史上唯一一个参加过四次奥运会的女子体操选手,她也必将是唯一一个五次参加奥运会的女子体操运动员。 这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33岁“高龄”的女子,她之所以能创造奇迹的原因只有一个——为了自己患有白血病的孩子,获得更好的治疗条件,赚取更多的治疗费用。 全世界都在被她那伟大的母爱而深深感动着! 祝福丘索维金娜,为你加油!愿上天保佑你的孩子! (二)坚强爱笑的女孩 曹磊,这个坚强爱笑的女孩,在众人的瞩目下赢得了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第23枚金牌。但是她注定与其他冠军不同,别人可以开心地抱着金牌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而她要首先面对的却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个事实足以冲散她夺冠后的喜悦,因为她的母亲已于两个月前去世,而直到她已经确定夺冠,还有最后一举时,教练马文辉才告诉她母亲去世的消息。 曹磊一直都希望将一枚奥运金牌亲自挂在父母的脖子上。为了奥运会,她已经很久没有回家,没有看到思念她的爸爸妈妈。为了奥运会,她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很多练习举重的队员都不能说喜欢这个项目,但是曹磊不是,这个女孩对举重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因为她的爸爸也练过举重,她始终认为这个项目充满魅力。 曹磊的爸爸瞒了女儿两个月,“相当难熬”是曹爸爸跟记者说得最多的四个字。这两个月里,他回绝了所有媒体的采访,就是不想让任何一个人知道这件事,从而破坏曹磊备战的心情。比赛当天,曹爸爸关掉了手机,就是希望能安安静静地等着女儿举出一块金牌。而当他从电视上看到曹磊取得这枚宝贵的金牌之后,当腾讯记者再次连通曹爸爸的手机时,他说:“这两个月相当难熬,一会儿我就会去坟前去告诉她妈妈这个好消息。为了瞒着她,这两个月真的非常辛苦。” 曹磊爸爸告诉记者:“比赛结束之后,我一直都在等着队里给我消息,确定曹磊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回家之后我们再把这件事情告诉她,现在只是希望她能高高兴兴的,享受一段快乐的时光。” 赛后记者了解到,中国举重队女队教练马文辉在曹磊最后一次试举前把母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她,那时,曹磊已经确定夺得女子75公斤级的金牌。目前中国举重队已经为曹磊买了回家的车票。比赛一结束,他们就会告诉曹磊。而第二天,她就会带着“金镶玉”回家奔丧。所有的冠军都在微笑,而只有这个女孩要扛起一个残酷的事实。 记者:在比赛结束以后,我看到你哭了,持续了将近4分钟,现在可以看到你的脸上还挂着泪珠,我想问你为什么这样?哭是出于什么原因? 曹磊:我想对大家说,今天夺得这枚金牌,我要献给祖国,献给祖国的人民,同时也献给我刚去世不久的母亲 (三)20岁,你做到了吗? 试问,20岁的你或我,是否可以背负着国家的希望和荣誉,在两万人的注视下,毫无畏惧完成使命;是否可以在家乡父老面前,直面四年前的噩梦,一扫过往,毕其功于一役。20岁的邹凯做到了。 8.725,这是中国队男子体操队在12日上午的奥运体操男团决赛最后的单杠项目上,最后一名队员邹凯出场前与当时排名第一的日本队之间的差距。在邹凯之前出场的肖钦和***分别拿到了15.250和15.725分。 只要不失误,冠军毫无悬念。 巨大的希望,反而另全场观众陷入了一种看似轻松实则紧张,心中兴奋却又在全力压抑的复杂情绪中。全场的焦点、金牌的归属集中在了世界杯单杠冠军邹凯的身上。 邹凯上杠,观众的心也离开了地面。随着这位四川小伙在单杠上的一次次旋转,全场的情绪如过山车般起落。 每一次换手,观众都是一次屏息;每一个成功地腾跃,都伴着一声惊呼。 蛟龙盘柱般在单杠上表演的邹凯旋转地越来越快。不再有热烈的掌声、不再有一声声惊呼,旋转的一团红色上紧了每个人心中的发条。 他飞起来了!翻腾着,在空中划出一道赤色的弧线。砰!彩虹的尽头稳稳地扎进了地面,一动不动。 不同的胸腔中发出了同样的共鸣,不一样的语言呼喊着同一样的兴奋。随着场内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与欢呼,记分板上大大的CHN瞬间越到了第一位。小伙子们再次登上了世界之巅。 回过神来的我这时才发觉,冰冷的手心里,捏的都是汗。 长叹一口气,看到场地中的小伙子们已经抱在了一起,他们扫清了已弥漫四年的阴霾。冠军属于我们的体操健儿,不只是因为他们超越了所有对手,更因为他们战胜了曾经如噩梦般的自己。这才是奥林匹克的真正意义。
更多文章:

陈梦和伊藤美诚决赛视频(世乒赛,陈梦与钱天一2比3惜败伊藤美诚组合,此次比赛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2024年6月18日 18:45

97年第八届全运会游泳冠军是谁?全运会游泳首金诞生,汪顺实现三连冠,他此前还取得过哪些好成绩
2024年6月13日 14:15

欧文三分球大赛冠军(巅峰期的韦德和现在的欧文谁更厉害一些呢)
2025年5月6日 22:50

乌拉圭意大利比赛视频(腾讯网:2014世界杯 意大利0-1乌拉圭 比赛集锦中的背景音乐是什么)
2024年7月20日 12:46

2017年nba总决赛视频(美国nba总决赛2017年6月10号比分是多少)
2024年11月4日 22:21

足球历史上中场球员进球最多的是哪位请给出此人的详细资料.谢谢?八十年代有个上帝之手,类似乌拉圭那场
2024年3月25日 10:10

谷爱凌吃的是韭菜盒子(谷爱凌“吃货”人设坐实了,她喜欢的美食都有哪些)
2024年10月14日 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