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美国的历史恩怨(当年伊朗与美国是同盟,怎么就成了死对头呢)
本文目录
当年伊朗与美国是同盟,怎么就成了死对头呢
1979年11月4日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发生伊朗的“革命青年”占领了美国大使馆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留52名使馆人员,以强迫美政府引渡流亡美国的前伊朗国王巴列维,遭美拒绝,两国关系陷入危机。在一批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之后,另一些学生又在5日占领了英国驻伊朗大使馆;直至午夜前不久才撤出。在伊朗西北部的设拉子和大不里士,学生们还占领了在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革命后就关闭了的两个美国领事馆。在学生占领英国大使馆之前数小时,伊朗国家电台广播了霍梅尼的一个谈话,指责英国包庇伊朗国王倒台时的最后一个首相巴赫蒂亚尔。英国大使馆早些时候发表了一项声明,否认巴赫蒂亚尔在英国。霍梅尼在这次谈话中肯定了伊朗青年占领美国大使馆并扣押一些使馆人员当作人质的行动。他说,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国王掠夺这个国家达五十年,杀害那样多的人民,他们对美国给这个下了台的国王庇护所感到愤慨。他要求美国把国王、英国把巴赫蒂亚尔引渡给伊朗。他说:“如果他们不把这两个卖国贼交出来,或者至少是把他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们就要采取另一种行动方针了。”据来自华盛顿的消息说,有人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美国政府对占领美国大使馆的伊朗学生的要求反应如何?霍丁-卡特说:“回答是:不。”他说,美国政府的立场是:国王是得到允许到美国来治疗癌症的,时间的长短未定,但是不会同意他长期留在美国。在伦敦,英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否认关于英国庇护伊朗前首相巴赫蒂亚尔的指责。发言人说:“就我们所知,这位前首相目前是住在巴黎。”伊朗政府还废除了伊朗在1959年同美国签署的一项条约以及1921年同苏联签署的友好条约的某些条款。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同年4月25日,美国派出飞机潜入伊朗,试图以武力营救人质,遭失败。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经阿尔及利亚的斡旋,1981年,美伊双方作出让步,就释放人质达成协议。伊朗释放全部人质。
美国和伊朗关系的历史渊源
伊朗问题一般指伊朗核问题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伊朗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核能开发活动。1980年伊朗与美国断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美国随即对伊朗的核能开发计划表示了“严重质疑”。美国称伊朗拥有浓缩铀就意味着拥有核武器,并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的试验。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的积极斡旋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11月,伊朗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2003年10月21日,伊朗表示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此后,伊朗与欧盟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双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欧盟坚持伊朗应完全终止铀浓缩活动,而伊朗则表示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2005年8月,伊朗恢复了铀转化活动,欧盟与伊朗之间的谈判中断。 2003年12月18日,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萨利希(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右)共同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2005年12月,俄罗斯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2005年8月8日,在伊朗伊斯法罕铀转化设施内,伊朗技术人员正在移动一个装有核材料的容器。伊朗原子能组织副主席赛义迪2005年8月8日向外界宣布,伊朗已于当日在伊斯法罕附近的一处***中恢复铀转化活动。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美国以及一些欧洲国家立即就此指责伊朗。美国表示,必须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以便对伊朗实施可能的制裁。3月28日,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的主席声明,这意味着伊朗将于4月28日面临最后期限。 4月11日,伊朗宣布已经成功提炼出纯度达3.5%的浓缩铀,表明伊朗已完全掌握核燃料生产技术。此举引起美国等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应。13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呼吁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强硬决议。25日,伊朗表示,如果联合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将中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7日重申,伊朗不会在核问题上屈服于西方压力。5月2日,伊朗称最近生产的浓缩铀纯度已达到4.8%。5日,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就拟议中的伊朗核问题决议草案举行闭门磋商,但未能就草案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另外给您一个地址,去看看会有帮助
从爱到恨,移民大国的美国和文明古国的伊朗,有着怎样的历史
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备受全球关注。今天,不说政治,只谈谈历史文化。美国和伊朗,确实是移民国家和文明古国的比照,这两国的历史相差甚远。
一、伊朗
伊朗,一个人口低于1亿,国土面积为164.5万平方公里的伊斯兰国家,和大国相比,其数据听起来不算太响亮,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文明古国。朗处在丝绸之路上,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伊朗,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波斯人在此建立了国家。
历史上的伊朗,曾多次受到外族的入侵,并建立了多个王朝,如安息王朝、萨珊王朝、萨曼王朝、伊尔汗国时期、巴列维王朝等,也正是如此,造就了这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伊朗在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哲学等方面均有巨大的成就。如史诗《列王记》为波斯诗人菲尔多西所著。
伊朗国土面积虽然不小,但是大部分为高原、山地,气候干旱少雨。为此,历史上的伊朗,以游牧民族为中坚力量,也正因为如此,最初伊朗的国家凝聚力十分薄弱。
而历史上,因为国家、民族认同感缺乏造成国家分裂、衰败的案例不少,如苏联。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伊朗国家在教育等方面强化人民的爱国意识,这种对国家的认同教育,根植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今的伊朗,是一个有着较为强烈的国家、民族认同感的国家。
二、美国
美国,最早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他们是美洲原住民,以狩猎及采集果实为生。后来,到了殖民时代,大批的欧洲移民闯入,并对印第安人进行了大规模屠杀,以掠夺食物和土地。
1620年11月,一份具有政治性契约(《五月花号公约》)的签订,从此奠定了美国的根基。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颁布,美国在战乱中成立。随后,美国经历了多次战争,并在这当中不断扩大了自己的领土。
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期到中期,美国通过战争以及购买等手段,扩大了领土疆域,如1803年从拿破仑手中收购了路易斯安那,1845—1853年,通过战争收购了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等,1867年,从俄国手中买到了阿拉斯加,1898年吞并夏威夷群岛。
美国,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伊朗,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两个国家,两种意识形态,不能相提并论。
【若有不同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伊朗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和美国交恶
主要原因是伊斯兰革命的胜利。
起因事件:
1、伊斯兰革命:
1951年,****·摩萨台成为伊朗民选首相,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们所有。
英美岂能白白让自己利益受损,于是,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成功在1953年推翻时任总统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
巴列维上台后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蓝图来进行改革,同时打压国内宗教势力,还签下了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朗的治外法权。
那时的德黑兰俨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妇女着装西化,可口可乐大广告牌随处伫立。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极度不满。
伊朗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领袖发动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示威和罢工,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
2、美伊断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的消息被传回国内,愤怒的德黑兰***群众冲入了美国大使馆,扣留了使馆人员,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
电影《逃离德黑兰》讲述的就是这一伊朗人质危机事件。
扩展资料:
美国制裁对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称,为遏制伊朗导弹与核计划并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8月重启对伊非能源领域制裁,现在又宣布新制裁,试图用一系列“组合拳”令伊朗最终屈服。
美国财政部发布通告称,从5日起对涉及伊朗金融、航运、航空、能源等领域超过700个个人、实体、飞机和船只实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银行及其境内外分支机构、伊朗国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飞机和伊朗原子能机构。
此次制裁重点瞄准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按特朗普所说,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也门、叙利亚等国,并迫使伊朗同意就核问题重新谈判。
此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日宣布,美国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在美对伊朗制裁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地区。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后不会延长。
另据报道,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对伊朗新制裁时,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桥段,在“推特”上发布一张海报图。图中他从层层迷雾中走来,配以“制裁将至,11月5日”字样。
对此,《权力的游戏》制作方美国HBO电视网迅速声明“不希望商标被用于政治用途”。接下来,美国网友轮番斗图,以相同底图绘制“诉讼书将至”“米勒将至”(注:米勒是负责调查特朗普团队“通俄门”的特别检察官),甚至“牢狱将至”。
人民网:美国制裁生效,伊朗见招拆招
百度百科:1953年伊朗政变
百度百科:伊朗人质危机
百度百科:逃离德兰黑
更多文章:

范德萨拯救c罗(传奇,C罗四战欧洲杯冲击六纪录 多少神人被)
2025年3月26日 01:11

奥运会足球取消年龄限制(奥运开设的项目中对年龄没有限制的是哪几个体育项目)
2025年5月11日 12:10

F1历史上唯一一对均在摩纳哥大奖赛获得冠军的亲子组合是?F1历史上十个最精彩时刻:塞纳摩纳哥超神,布拉汉姆推车过终点
2024年3月13日 04:50

克罗地亚西班牙谁主场(2016年欧洲杯克罗地亚对西班牙开赛谁先开球)
2024年8月17日 19:50

山东鲁能足球俱乐部联系方式(山东鲁能泰山足球俱乐部韩公政电话)
2024年7月20日 15:04

wwe2012终极碰撞(wwe2012终极碰撞双人比赛怎么调一个是自己 一个是电脑 要拍手换人的那种模式)
2024年3月5日 07:50

梅西夺冠后历史地位(梅西豪夺41冠!他的成绩在足球史上能排第几)
2025年3月29日 12:10

入选名人堂,皮尔斯到底凭什么?皮尔斯是什么水平的球员,为何生涯仅一个二阵
2024年9月22日 13:50

欧文在凯尔特人发生了什么(彻底变了凯尔特人队更衣室氛围180度转变,欧文与队友变得疏离)
2024年4月8日 08:25

贝弗利被交易至森林狼(传言:贝弗利是西蒙斯交易到森林狼的关键)
2024年4月19日 11:10